

1.喜悅。
1.見"馬唐"。
1.即馬褡。
1.馬燈。一種手提的防風雨的煤油燈。騎馬夜行時可掛在馬身上。
1.亦作"馬蹄"。
2.馬的蹄子。
3.《莊子》篇名。以"伯樂善治馬"為殘害"馬之真性"等比喻,抨擊儒家提倡仁義禮樂為桎梏"民性",要求回到自然狀態◇遂以指聽其自然。
4.指箭靶。
5.馬蹄狀的硯臺名。 6.馬蹄金。 7.沉香的別名。 8.莼菜的別名。 9.方言。荸薺。 10.燒餅名。
1.藥草名。即決明。
1.見"馬鬃"。
1.高年。
1.語出《書.大禹謨》"耄期倦于勤。"謂年老倦勤。《新唐書.封常清傳贊》"祿山裒百斗驍虜;乘天下忘戰,主德耄勤,故提戈內噪,人情崩潰。"后多謂雖老猶勤曰"耄勤"。
1.老儒。
1.老小。
1.衰老。
1.思緒紛亂。
1.老朽;衰老。
1.年老碩學之士。
1.寬廣。
1.寬廣而荒僻。
1.猶延袤。伸展延續。
2.引申為輾轉延擱。
1.寬廣遼遠。
1.嫉妒。
1.嫉妒別人的功勞。
1.嫉妒怨恨。
1.嫉妒。
1.嫉妒。
2.指嫉妒的人。
1.忌人之能,而欲居人之上。
1.嫉妒賢能。
1.嫉妒怨恨。
1.即鉚釘。因其頭形如帽,故名。
1.帽的頂端。
2.帽子頂上所綴的結子或珠寶。
1.即風帽。
1.見"帽兒光光"。
1.亦作"帽兒光"。亦作"帽光光"。
2.本為宋元明時代民間贊賀新郎衣帽整潔的諧謔語。亦用作做新郎的隱語。
1.方言。指大碗中盛得堆尖的白米飯。
1.見"帽兒光光"。
1.安在制服帽前正中的徽章。
2.綴在帽上的珠寶類飾物。
1.安在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。
1.置于幾案上,可照出人頭面的鏡子。
1.沒有帽檐帽舌的硬殼帽子,帽頂上一般綴有硬疙瘩。
1.盛放帽子用的箱形器物。可防止帽子變形。體積較大。
1.盈滿貌。《淮南子.修務訓》"且夫身正性善,發憤而成仁,帽憑而為義。"高誘注"帽憑,盈滿積思之貌。"一說慷慨貌。
1.見"帽裙"。
1.亦作"帽帬"。亦作"帽裠"。
2.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絹帛,用以遮擋風塵。
1.見"帽裙"。
1.宋代士大夫的一種服裝。
1.帽子伸出的前檐,形如舌狀,可用來遮擋日光。
1.加于帽外的衣飾。
1.放帽的器具。多為瓷制,中空,圓柱形。
1.見"帽檐"。
1.綴在帽前裝飾用的翡翠珠玉等物。
1.見"帽子"。
1.求知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