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祫祭與嘗祭。嘗,宗廟秋祭。參見"祫秂"。
1.指錢物的收入與支出。
2.猶出納。掌管錢物收入與支出的人。
1.撿拾。
1.收捕法辦。
1.止住。
1.猶守拙。
1.掩埋尸體。
1.謂以上下尊卑﹑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。
2.收捕罪犯的家族。
1.唐溫庭筠才思敏捷,每入試,叉手構思,凡八叉手而成八韻,時號"溫八叉"。見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四◇因以"手八叉"形容文思敏捷。
1.亦作"手版"。即笏。古時大臣朝見時,用以指畫或記事的狹長板子。
2.亦作"手版"。手本的別名。
3.手掌。
4.即戒尺。打手心的板子。舊時塾師體罰學生的工具。
1.見"手板"。
1.亦作"手牓"。
2.手寫的用來張貼的文告。
1.見"手榜"。
1.手臂。
1.手掌的反面。
1.訴狀。
2.公文。
3.明清時見上司﹑座師或貴官所用的名帖。寫信時則附于信中,對方謙遜常封還。
①親筆的字畫等這本詩稿是家父的手筆。②指寫作或作品手筆敏捷|大手筆。
1.猶手簡。手書。
1.胳膊。有時亦包括手在內。
1.猶身邊。
1.寫給尊長的書信。亦謙稱自己寫的信札。
1.方言。謂把柄。
1.徒手搏斗。
2.指角力﹑摔跤﹑拳擊之類的搏斗。
1.手執(zhí)書本沒有放下的時候。形容勤讀不倦。
手不放下書卷。形容好學不倦雖在軍旅,手不釋卷。
1.一個勁地用筆寫字。
1.手段;本領。
1.見"手敕"。
1.手臂伸得很長。喻善于謀取私利。
1.見"手鈔"。
1.亦作"手抄"。
2.親手抄錄。
1.見"手敕"。
1.亦作"手勑"。亦作"手勅"。
2.手詔。
1.手鐲。
1.亦作"手剙"。
2.親手創(chuàng)造或創(chuàng)建。
1.方言。私人的姓名圖章。
1.見"手札"。
1.謂不費力氣就能將必須擒拿的人捉到。
1.謂不費力氣就把敵人擒捉過來。
1.管轄之下;管理之下。
1.見"手電筒"。
1.見"手電筒"。
1.亦稱"手電燈"。
2.一種用干電池做電源的小型筒狀照明燈。
1.見"手定"。
1.親身平定。
2.亦作"手訂"。謂親自制定﹑編定或寫定。
①做事的方法手段強硬|毒辣手段。特指不正當?shù)姆椒ㄋJ侄巍"诒臼抡氘斆嬲埥棠氖侄巍?/p>
1.以手加額,表示慶幸。
①處理材料的方法。常用于工藝、美術或文學方面,含有技巧、工夫、作風等意義表現(xiàn)手法|手法高超。②手段,待人處世的不正當方法兩面派手法|毒辣的手法。
1.宋時州縣雇募的一種差役。
1.猶手氣。
1.手段高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