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寒食的第二天。一說為前一天。唐杜甫有《小寒食舟中作》詩。仇兆鰲題解"《杜臆》小寒食﹐注謂寒食前一日﹐誤﹐蓋寒食次日也。《歲時記》冬至后一百五日為寒食。據(jù)歷在清明前二日。廣義注禁火三日謂至后一百四日﹑五日﹑六日﹐乃知小寒食是六日﹐總在三日內(nèi)﹐故云佳辰。次日清明﹐始有新火﹐故食猶寒;禁火則酒亦寒﹐故云強飲。詩意甚明。"
1.坎壈。
1.斜置床榻上的靠背。
1.猶言懶洋洋。
1.唐高僧明瓚的別號。
1.懶得,不想。
①懶惰。②沒興趣;不愿意(做某件事)身體不好,話也~說了。
1.疏懶愚鈍。
1.猶消磨。
不愛勞動和工作;不勤快這人太~了,在家里什么事都不愿意干。
1.猶懶散。
1.民間傳說中魚名。一說為鯢魚之別名。
1.睡草的別稱。
懶惰的人。
猴的一種,比家貓略小,頭圓,耳小,眼大而圓,四肢粗短,白天在樹上睡覺,夜間活動。
1.即懶架。
1.即曲幾。
1.疲倦。
1.猶困倦。
1.沒精打彩。
1.沒精打采貌。
1.方言。花卷一類的面食。
1.舊稱打牲口的粗短皮鞭。
1.猶懶散。
1.疲倦虛弱。
1.韭的別名。
1.猶言懶洋洋。
1.亦作"懶妥妥"。
2.精神不振貌。
1.見"懶拖拖"。
1.見"懶惰"。
1.逃學。
(~的)沒精打采的樣子。
1.謂無意于世事。
2.不想,不愿意。
1.指三國魏嵇康。嵇康曾任中散大夫,與山濤皆名列竹林七賢。山濤官選曹郎,舉嵇康自代。嵇答書拒絕,說自己性格疏懶,頭面常一個月或十五天不洗,起床很遲,身上都是虱子;放縱日久,不合禮法的事很多,等等。見《晉書.嵇康傳》﹑《文選.嵇康》◇用為疏懶不耐官事的典故。
1.疏懶笨拙。
1.猶腐爛。
1.猶斑爛。燦爛多彩。
1.稱妙舌或利舌。
1.舊時稱打上很多硬印的銀元。
1.比喻呆坐一地,忘時廢事。
1.光芒閃耀。
1.謂光彩奪目,美不勝收。
1.損傷胃腸;使胃腸潰爛。
2.借指酒。
1.鉤吻的別名。
1.一種烈性的酒。
1.方言。牛瘟。
1.痘瘡潰爛。
1.形容十分狼狽窘迫的情狀。
1.猶煥發(fā)。
1.加水較多而煮成的又軟又爛的飯。
1.同"爛柯"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