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舞弄,嬉戲。
①高帽子云冠高峨峨。②隱士、僧道的帽子道服裁棕葉,云冠剪鹿皮。
1.高聳入云的館舍。亦為館名。
1.有云狀紋飾的管樂器。
1.云層罅縫中漏出的日光。
2.指美女頭發的光澤。
3.云母的一種。
4.漢宮殿名。
1.乘云歸去。謂仙逝。
1.比喻事情辦得干凈利落﹐不留痕跡。
1.指廣闊無垠的云。
2.指高遠空闊的境界。
3.廣闊無垠的大海。
1.亦作"云?"。
2.旌旗。
①銀河;天河云漢風多銀浪濺|云漢爛清光,佳期渺何許。②云霄;高空氣沖云漢|比翼翔云漢。
1.指富于才藻之士。
2.對他人書信的美稱。
1.游船。
1.如云聚合﹐如影隨形。比喻隨從者之多。語本漢賈誼《過秦論》﹕"天下云集響應﹐贏糧而景從。"
1.比喻聚集迅速。
1.猶言云集響應。
1.為何,為什么。
2.如何;怎么辦;怎么樣。
1.山名。古取所產之材以制作琴瑟。
2.琴瑟琵琶等弦樂器的統稱。
3.元代官署名。屬教坊司。掌樂。
1.銀河﹐天河。
1.指凌云高飛的鳥。
1.即鶴。
2.常用以喻清奇的骨格﹑氣質。
3.閑云野鶴。比喻遠離塵世﹑隱居不仕的人。
1.云氣遮覆的山谷。
1.飛行于高空中的大雁。
2.喻志向遠大者。
1.助詞。用于句末,表示疑問﹑感嘆。
1.助詞。用于句末,表示反詰。
1.毛色呈云紋的狐皮。
1.為什么。
1.輕軟如云的絲織品。
1.謂云龍風虎。比喻圣主賢臣之遇合。
1.像云一樣變幻莫測。
1.指隱者的居處。
2.有云狀紋飾的戶牖。借指華美的居處。
1.云朵﹔云片。
2.云狀花紋。
1.云朵﹐云片。
2.云母的別稱。
3.茶的別稱。
1.即云鑼。打擊樂器。
1.形容女子頭發秀美。
1.像布幔一樣的垂云。
2.稱道觀中用的帷幕。
1.古將軍名號。南朝梁置﹐陳承梁制。唐時定為武散階﹐從三品上。唐書法家李邕書有《云麾將軍李思訓碑》和《云麾將軍李秀碑》﹐后因以"云麾"泛指稱頌李氏功業的碑銘。
1.古代將軍的名號﹐始置于南朝梁﹐陳隋沿設。唐宋定為武散階。
1.亦作"云回"。
2.云氣翻卷繚繞。
3.形容氣勢雄壯﹐行動疾速。
4.簇擁﹔縈繞。
5.周密。
1.云集﹐聚集。
1.《左傳.昭公十七年》﹕"昔者黃帝氏以云紀﹐故為云師而云名﹐炎帝氏以火紀﹐故為火師而火名。"杜預注﹕"黃帝受命有云瑞﹐故以云紀事﹐百官師長皆以云為名號。炎帝﹐神農氏﹐姜姓之祖也。亦有火瑞﹐以火紀事﹐名百官。"后因以"云火"指受命之瑞兆。
2.烽火。古時邊境報警的煙火。
3.燈火。
1.指織機。
1.傳說中隨仙道升天之雞。
1.云朵堆積。
2.如云堆積。比喻盛多。
1.云地相接之處。極言其遠。
1.道教藏書的書箱。
2.宋張君房所撰道教著作《云笈七簽》的省稱。亦泛指道教典籍。
像云一樣聚集在一起舟車云集|好手云集|云集景從|斬木為兵,揭竿為旗,天下云集響應。
1.如云聚合﹐如影隨形。比喻聲勢浩大﹐響應迅速。語出漢賈誼《過秦論》﹕"天下云集響應﹐贏糧而景從。"
1.見"云集景從"。
1.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﹐表示贊同和支持。
1.傳說黃帝受命有云瑞﹐故以云紀事。
1.云中。言其高遠。
2.白云深處。亦指塵世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