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薄,沒有厚度。
2.薄待,沒有厚施。
3.謂不加深。
1.鳥鳴聲。
1.咀嚼。
1.咀嚼。
1.責罵。噍,通"譙"。
1.譴責。噍,通"譙"。
1.聲音急促,不舒緩。
1.明察貌。
1.大聲叫呼。
1.歌聲清暢貌。
1.高聲歌唱。
1.野獸號叫。
1.叫喊,號叫。
1.高聲叫呼。
1.哭聲。
2.指悲叫聲。
3.笑聲。
4.鳥獸鳴聲。
1.因痛苦而高聲呼叫。
1.號哭。
1.高聲長鳴。
1.清揚激越之音。
1.高聲急應。
1.謂聲音激越而嘈雜。
1.即藠子。詳"藠子"。
1.薤的別名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菜一.薤》。
1.設醮超度。
1.道教徒齋醮時祭告天帝的詞章。
1.齋醮祭禱。
1.古行冠禮時,父斟酒給兒子飲時的祝辭。
1.祭墓。
1.再嫁婦女。
1.謂道士設壇祭祀祈禱。
1.供祭。
1.迎神賽會。
1.醮壇上的燈火。
1.設壇祈禱;祭奠。
1.祭奠。
1.奠酒;敬酒。
1.古代冠禮中的一種簡單儀節。
1.嫁女的使命。
1.道士設壇祭祀用的法器。
1.設醮禳解。
1.謂齋醮設祭之事。
1.道士所做齋醮祈禱之事。
1.道教徒打醮祭告天帝的表文。
1.額外的好處。
1.齋醮,祭祀。
1.祭告。
1.即醮壇。
1.道士祭神的壇場。
1.道教徒齋醮時祭告天帝的表文。宋沈遘有《真宗皇帝忌日醮文》。
1.猶醮壇。
1.設醮祭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