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閹過的公牛,馴順﹑強健﹑易御。常泛指耕牛。
①虛假的心意虛情~。②故意(表現或做出)他~笑著問,‘剛來的這位是誰呢?’
1.暫時安葬。
1.封建時代稱以歸隱為名,而實為欺世盜名的所謂隱士及其行為。
1.鴇母。
1.假借事物作比喻。
1.傳播虛假的名聲。
1.見"假黃鉞"。
1.亦作"假墇"。
2.謂暫時淺埋以待改葬。
1.即使,如果。
①模仿真的造假的~證件。②捏造~理由。
1.見"假葬"。
1.賑濟。
1.假若。
1.權宜所授之職。
1.苗木栽種或出圃前的一種臨時保護性措施。掘取的苗木如不立即定值,則暫時將其集中成束或排壅土栽植在無風害﹑凍害和積水的小塊土地上,以免失水枯萎,影響成活。
1.即一口鐘。指古代一種無袖不開衩的長外衣,以形如鐘覆,故名。
1.借助。
1.假裝,故意表現出一種動作或情況來掩飾真相。
2.假扮。
故意做出某種動作或姿態來掩飾真相他繼續干著手里的活兒,~沒聽見ㄧ~糊涂。
1.假造,搃造。
1.寬縱。
1.休假的士兵。
1.漢代諸府的文書官。
1.假裝,裝作。
借用(某個場所)~俱樂部舉辦聯誼會。
1.見"嫁出去的女,潑出去的水"。
1.諺語。舊謂女子出嫁后一切歸屬夫家,不再與娘家有任何干系。
1.猶委過。
1.同"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"。
1.見"嫁狗隨狗"。
1.比喻女子出嫁后,不管丈夫如何,都要隨從一輩子。
1.同"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"。
1.陪嫁的財物。
1.假借名義。
1.父亡母再嫁者之稱。宋朱熹《家禮.喪禮齊衰杖期》有子為嫁母服制。
1.見"嫁娶"。
1.亦作"嫁取"。
2.謂嫁女與娶婦。
3.泛指男女成婚。
1.謂出嫁女子唯夫是從。
1.謂男女夭亡后,生者為之議婚,嫁女而合葬之。
2.指為受聘后夭亡的女子行嫁禮和合葬。
1.謂嫁女與送終。
1.出嫁時的衣裳。
1.出嫁時的衣裳。
1.轉移怨恨于人。
1.用斧背在棗樹基部或分枝處環周捶打,使枝干韌皮受損,阻止其地上部分養分向下輸送,以促進其開花,提高座果率。
1.謂嫁女之戶主。
女子出嫁時,從娘家帶到丈夫家去的衣被、家具及其他用品。也作嫁裝。
1.亦作"嫁妝"。亦作"嫁妝"。
2.陪嫁的財物。
1.見"嫁資"。
1.亦作"嫁貲"。
2.女子出嫁時,娘家陪嫁的財物。
1.嫁女兒。
2.稱女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