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擦眼淚。
1.外國的語言或文字。
1.外祖父。
2.岳父。
1.數間相連的房屋中直接通到外面的房間。
1.來自外國﹑外族的侵犯和凌辱。
2.謂對外侵犯﹑欺凌。
3.來自外界的侵犯﹑欺凌。
1.身外的事務;正業以外的事務。
2.指與外國交涉的事務。清末有外務部,職權同后來的外交部。
1.身外之物。多指利欲功名之類。
2.謂超脫于物欲之外。
3.指外界的人或事物。
1.謂流溢于外。
2.謂別有追求,心不專。
1.謂轉任地方官。
1.見"外間"。
1.處于對敵包圍形勢的作戰線。
2.在安有電話分機的地方稱對外通話的線路。
1.陵墓的外道。
1.本地或家鄉以外的地方。
1.謂在地方上主政者。
2.指人顯露于外的狀貌。
1.外面。
①舊指女子婚后偏向丈夫方面媽媽對女兒成家后一味外向,不來看望父母,很不滿意。②指好活動、好交往,活潑而開朗的性格特征我內向,你外向,彼此合不攏。
1.見"外像"。
1.謂外治之法。
2.佛教語。指顯露﹑表現在外表上的善惡美丑和言語行動。
1.清制指公款不必報戶部,由地方官自行銷用者。
2.謂商品銷售到外地或外國。
1.謂可以傷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。
2.中醫特指風﹑寒﹑暑﹑濕﹑燥﹑火和疫癘之氣等從外侵入人體的致病因素。
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。是三角形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,到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。銳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形內;直角三角形的外心與斜邊的中點重合;鈍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形外。
1.指與外國的爭端。
1.施于身體表面的刑罰。
①對某種技能、事務不熟悉,沒經驗他在商務方面是外行,因此下海”失敗了。也指外行的人由外行變內行|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。②本行業人稱本行業以外的行業外行已經投資浦東,我們行業不能按兵不動。
①對某種技能、事務不熟悉,沒經驗他在商務方面是外行,因此下海”失敗了。也指外行的人由外行變內行|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。②本行業人稱本行業以外的行業外行已經投資浦東,我們行業不能按兵不動。
1.謂形之于外。
2.外在的形象;外貌。
1.異姓。與內姓相對。
2.專指母方的姓氏。
1.謂天子外出。
1.表兄。
2.指同母異父兄。
1.表兄弟。
2.遠房兄弟。
3.同母異父的兄弟。
1.外表俊秀。
1.指太學以外的學校。
2.東漢儒生以"六經"為外學。
3.佛教指佛經以外的典籍為外學。
1.男子所說有關公務之言。
2.譬況字音用語。指韻母的細音。與"內言"相對。
1.火焰的外層。無色。因供氧充足,燃燒完全,溫度最高。具有氧化作用。
1.喻非本族本系的人。
1.顯現于外。
2.向外宣示﹑宣揚。
1.指外國。
2.指外海。與內海相對。
3.指外國的銀圓。
1.指征發戍邊的徭役。
1.謂戍邊;亦指戍邊士兵。
1.外祖父。
1.猶野外。
2.猶外地,外鄉。
1.穿在外面的衣服。常用以比喻偽裝。
1.亦作"外彝"。
2.指外族。也指外國或外國人。
1.見"外夷"。
1.外界的輿論。
1.謂在外服役。
1.貳心;異志。
2.文字描繪的表面意義。與內意相對。
1.顯露于外。
2.流入國外。
1.謂邊遠的地方。
1.指陣地的左右兩翼。
主張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的形而上學理論。在自然觀上,常把自然界運動變化的始因歸為精神、上帝等超自然力量。在社會觀上,常把社會發展的原因歸為地理、氣候等條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