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兔的通稱。
2.詈詞。
1.猶學通。
1.占卜者的僮仆。
2.督促僮仆。
1.起課(占卜的一種)用的簽筒。
1.利息。
1.教育學生。
教科書中的正文(區別于注釋和習題等)朗讀~。
1.責成交配繁殖。
2.求利生息。
3.稅金本息。
1.學習。
1.正式稅賦和雜稅。羨﹐正賦外的無名稅收。
1.考核其效果。
1.亦作"課較"。
2.計算興。
1.抄寫。
1.考求學問。
1.嗑牙﹐斗嘴嚼舌。課﹐用同"嗑"。
1.演習操練。
1.學業修養。
1.學生上課坐的椅子。
1.謂種植。
2.研讀制藝(八股文)。
3.課試之制藝。
1.考核評議。
1.役使督促。
2.賦稅及徭役。
1.占卜。古人以為《易》乃占卜書﹐故稱。
1.稅金。
2.錁銀﹐銀錠。課﹐用同"錁"。
1.征收鹽稅。
上課時間以外的~時間。
1.猶賦予。
1.多嘴多舌﹐胡言亂語。
1.考核的準則。
1.考課督責。
1.占卜所得的預兆。
1.征收賦稅。
1.謂以忠于職守相督責。
1.指賦稅。
1.考績優良。
1.上課時學生用的桌子。
1.稅銀。
2.督教兒子讀書。
3.錁子。課﹐通"錁"。金銀小錠。
1.租稅。
1.搬唇弄舌。課﹐用同"嗑"。
1.古時朝廷對官吏定期考核﹐檢查政績﹐政績最好的稱"課最"。
2.泛指成績上等。
①舊指賦稅國~ㄧ完糧交~。②征收(賦稅)~稅。
1.母驢。
1.母騾。
1.母馬。
1.母駱駝。
絲織工藝名。也稱刻絲、緙繡。織時,用小梭子引著各種顏色的緯線,在需要處與細蠶絲經線交織。故其經線縱貫織品,而緯線則不能橫貫全幅。織品當空照視時,其圖案花紋,似刻鏤而成。
1.即緙絲。明代稱緙繡。亦指用緙絲法織成的衣料或物品。
1.多言貌。
2.象聲詞。
1.斗嘴。
1.瞌睡。
1.多嘴;閑談;斗嘴。
1.見"嗑牙料嘴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