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遠祖廟。
1.歌謠風俗。繇,通"謡"。猶言民風。
1.占卜的文辭。繇,通"籀"。
1.自得貌。繇,通"悠"。
1.徭役。古代封建統治階級強制農民承擔的一定數量的無償勞動。繇,通"徭"。
1.由于。繇,通"由"。
1.以謠諺形式表達的讖語。
1.傳播的謠言。
2.無事實根據地傳播。
3.指傳播。
1.歌謠的詞。
1.謂制造流言飛語和派人刺探情況。
1.毀謗怨恨。
1.猶言風俗習情。
2.捏造的消息。
1.歌謠。
1.猶謠言。
1.造謠以惑亂。
1.謠傳警報。
1.歌謠。
1.沒有伴奏的歌曲。
1.見"謡頌"。
1.歌誦。
1.亦作"謡訟"。
2.民間流傳的贊頌。
1.猶言風俗習慣。
2.民間樂曲。一說古曲名﹐即《謡俗行》。
1.民間流傳的歌謠或諺語。
2.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言。
1.歌謠和諺語。
1.指怪異的傳聞和事物。
1.謠諺和議論。
1.歌詠﹔吟唱。
1.見"謡詠"。
1.諺語。
1.造謠毀謗。
1.抭衽免袒。
1.謂插衣襟于帶。
1.即靸鞋。拖鞋。
1.亦作"杳靄"。
2.茂盛貌。
3.幽深渺茫貌。
4.云霧飄緲貌。
1.見"杳藹"。
1.再也聽不到。形容聲音斷絕。
1.消失,渺茫無蹤。
1.悠遠貌。
1.遙遠阻隔。
1.悠遠飄忽。
2.猶倏忽。
1.猶幽靜。
1.消失。
2.懸隔,隔絕。
1.渺茫曠遠。
1.渺茫;迷茫。
2.指渺茫的天際。
1.深幽隱晦。
1.迷茫,凝不清。
1.亦作"杳渺"。
2.悠遠﹑渺茫貌。
3.指幽深晦秘之境。
4.形容文字飄逸高妙。
1.浩渺貌。
深遠的樣子杳渺無所見。
1.渺茫遙遠。
1.指天空,高遠之處。
2.陰暗貌。
3.猶渺茫。
4.謂奧秘莫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