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恐懼而不敢出聲息內心惕息。
1.竹制管樂器♂吹﹐有吹孔一﹐指孔六﹐近吹孔處另有膜孔﹐蒙以蘆膜或竹膜。尾部常有二至四個出音孔﹐通??纱底嗨膫€調﹐是用于獨奏﹑合奏或伴奏的重要民族樂器。
1.洛陽古代宮殿名。
2.庭院植有竹林的宮殿。
1.竹席。
1.以竹子作材料的雕刻工藝。分竹刻﹑竹根雕﹑留青﹑翻簧等多種制作技法。
1.竹簡。
1.竹林深處搭建的簡陋竹屋。
1.一種有坐位而無轎廂的竹制的轎子。
1.用粗竹竿編排而成的渡水用具。
1.即竹夫人。
1.用竹子編造的門。
1.筍殼脫落時附著在竹節旁的白色粉末。
1.竹間之風。
1.鳳凰。傳說鳳鳥非竹實不食﹐故稱。
1.蟲名。竹虱的別稱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蟲三.竹虱》。
1.古代消暑用具。又稱青奴﹑竹奴。編青竹為長籠﹐或取整段竹中間通空﹐四周開洞以通風﹐暑時置床席間。唐時名竹夾膝﹐又稱竹幾﹐至宋始稱竹夫人。
1.竹的表皮。
1.竹中的白色薄膜。
1.一種竹制的拂子。捶破小竹的一節而成﹐用以驅除蚊蠅。
1."竹使符"的省稱。
2.泛指地方長官印符。
1.盛箭的竹器。
1.用竹子編作屋蓋。比喻簡陋的屋子。
1.竹箭。
1.砍下來的削去枝葉的竹子。
2.竹子的主干。
3.指竹子。
1.用竹竿報信警戒敵情的崗哨。
1.竹林茂盛的山脊。
1.旗桿;竹竿。
1.竹黃的別稱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木四.竹黃》。
1.撐船的長竹竿。
1.用竹子建造的樓閣。
2.樓閣名。在浙江杭州孤山附近﹐今廢。
1.竹子的根。
2.竹根制作的酒器。
1.以竹根為材料雕刻而成的工藝品。
1.黃粱的別稱。
1.方言。指遠親。
1.一種顏色與竹相同的毒蛇。體小﹐喜緣竹木。
1.制造竹器的工匠。
1.用竹建造的宮室。
2.作祠壇的泛稱。
1.口內裝有逆向竹片﹐類似捕魚竹籠的一種竹制器具。
1.即竹肉。
1.見"竹肉"。
1.竹門。借指簡陋的居室。
1.即竹皮冠。
1.用竹建造的房舍。亦泛指幽居別墅。
1.指部分竹的莖桿。也稱竹筒。因其中空﹐成管筒狀﹐故稱。通節可用以引水﹐截斷可制盛器等。
2.指簫笛一類的竹制管樂器。
3.指筆。
4.竹子。
1.指毛筆。
1.竹林中的光影。
2.謂竹子表皮光滑。
1.古代盛棗栗的禮器。
1.竹編的門。
1.古代大臣入朝時所執的竹制手板。
1.竹子開的花。
1.指日光穿射的簾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