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戒慎謀慮。
2.憂慮。
1.道教稱修道者死去為魂魄升仙而去﹐遺下軀殼﹐并非真死。
1.寄宿;借住。
1.佛教四大天王之一。即北方多聞天王,梵名毗沙門,為佛教的護法天神和賜福天神。管領羅剎﹑夜叉,掌擎舍利塔。故俗稱托塔天王。唐宋時,敕諸府州軍建天王堂祀之。元時建東南西北旗,繪其像于旗上。《封神演義》﹑《西游記》均有托塔天王李靖,謂系哪咤之父。《水滸傳》有托塔天王晁蓋,則借作綽號。參閱《法苑珠林》卷五﹑孫錦標《通俗常言疏證.托塔天王》。
1.佛教語。謂轉世投生。
2.猶出身。
1.蜒蚰的別名。
1.書畫裝潢的襯托裱褙。
1.借故逃避。
1.猶委身。委托身體。
2.猶出身。
3.謂一切行動所依靠的根本。
1.靠天。謂寄希望于天。
2.寄托于天空。
1.象聲詞。形容心跳。
1.蒙古語。國老。
1.謂依托非正統的統治者。
1.謂假借事物。
2.引申為寄情意于事物。
1.借事物設喻。
1.假借事物抒發胸懷。
1.見"托物引類"。
1.謂援引類似的事物寄托己意。
1.假借外物寄托情感。
1.假借外物寄托情致。
1.棲止﹔居留。
1.寄托意想。
1.猶委心,傾心。
1.托遞書信。
1.借物寄托情趣。
1.寄托形體。
1.賦性﹔稟性。
1.借口。
2.假稱。
1.賴以養生。
1.賴以成就功業。
2.謂借此以為治生之業。
1.依托。
1.借事物以寄托感情。
1.謂鳥棲身。借指寄身。
1.見"托蔭"。
1.托附結為婚姻。
1.猶托庇。
1.寄托音信。
1.謂寄身于深邃幽隱之境。
1.見"托之空言"。
1.見"托喻"。
1.亦作"托諭"。
2.謂借他物寄托要表明的意思。
1.寄居。
2.寄托本意。
1.依附﹐攀附。
1.委托交通部門運送行李貨物等。
1.搭乘﹐搭載。
1.依附埋葬。
1.假托正直。
1.委以政事。
1.謂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。
1.猶托根。
1.寄托的旨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