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見"駘佗"。
1.幽居,不跟外界接觸。
隱居深處,很少外出深居簡出,幾不與世人相通。現常指待在家里很少出門你因深居簡出,不知道外頭的變化有多大。
1.含蓄而語義深刻的句子。
1.深切的關懷﹑照顧。
1.深川峻嶺。喻指旅途。
2.苛刻嚴酷。
1.細加研求。
1.指為政嚴峻苛刻。
1.猶苛刻嚴峻。
①深厚深刻的印象|愛心深刻。②深入透徹深刻的見解|描寫人物內心很深刻。
1.苛刻嚴酷。
2.猶尖刻。
1.筑高墻。謂構筑牢固的工事以自守。
1.深自勉勵。
1.《詩.邶風.匏有苦葉》"深則厲,淺則揭。"朱熹集傳"以衣而涉曰厲,褰衣而涉曰揭。"謂當根據水的深淺采取適當渡河方式◇以"深厲淺揭"比喻行動要因時因地制宜。
1.透徹。
1.猶激烈。
2.大功業。
1.茂密的樹林。
1.謂思慮深沉。
2.深入思考。
3.甚為憂慮。
1.深水。
1.深刻的議論。
2.進一步議論。
1.亦作"燒糊了的?子"。
2.比喻相貌丑陋或穿著不體面。煳,食品經火變焦發黑。卷子,一種面食品。
3.喻指丑陋的人。
1.指燒掉尸體﹑紙錢等。
1.焚物使成灰。
2.焚燒后的灰燼。喻僧人遺跡。
1.焚燒毀滅,焚燒毀壞。
1.使燃料燃燒。
2.指擔負做飯﹑做菜等炊事工作。
1.為示緊急而燒去封套一角的書信或文件。
1.佛教語。指壞劫(世界毀滅)時的大火災。
2.泛指火災。
1.指方術之士煉丹砂為黃金。
2.謂以金為釜。極言生活奢華。
1.野火的灰燼。
1.唐時酒名。
2.用蒸餾法制成的酒,透明無色,酒精含量較高,引火能燃燒。也稱白酒。
3.釀酒。
1.映紅天空。
1.燃點燈燭。
1.賭博行話。指押賭注于冷門。
2.謂奉承尚未得勢的人。
1.舊時迷信者燒紙祭神,以求吉利或感謝神的保佑。
1.見"燒煉"。
1.用含有硅酸鹽的巖石粉末與純堿混合,加上顏料,加熱熔化,冷卻后凝成的一種玻璃狀物體。多用以制造器皿或手工藝品。
1.金屬冶煉爐。
1.舊時迷信的人稱"財神"為"路頭菩薩",祭財神消災求福,謂之"燒路頭"。
2.比喻送禮求情。
1.元代俗語。指大祭。
1.指辦理喪事,安葬死者。
2.見"燒埋銀"。
1.見"燒埋銀"。
1.亦稱"燒埋錢"。
2.辦理喪事﹑安葬死者的錢。
1.食品名。用不發酵的面粉制成很薄的皮,包餡,頂上捏成折兒,然后蒸熟。
1.比喻非常緊迫。
1.指火牛陣。戰國后期,燕軍攻破齊國◇齊將田單乘敵松懈,在千馀頭牛角上縛兵刃,尾上縛葦灌油,夜間以火點燃,使牛猛沖燕軍,并以五千勇士隨后沖殺,結果大敗燕軍,收復失去的七十馀城。見《史記.田單列傳》。
1.方言。謂臉上發熱發紅。
加熱或蒸餾液體用的儀器,一般用玻璃制成。有蒸餾燒瓶(圖一)、圓底燒瓶(圖二)、三角燒瓶(圖三)、三口燒瓶(圖四)等。
1.猶眼紅。
1.指鍋釜之類燒煮東西的器具。
2.用火燒熱器皿。
1.焚化紙錢。
1.焚化紙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