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遞配,流配。
①古人以為天造萬物,因此稱天為造物”造物應須日千變。②同造化”。命運這也是各人的造物,由不得人的。
1.特指創(chuàng)造萬物的神。
1.見"造化主"。
1.亦作"造?"。
2.猶促膝。
1.赴宴。
1.舊時幫會稱殺人移尸于富戶,以敲詐其錢財。
1.猶幻想。
1.見"造像"。
1.亦作"造象"。塑造物體形象。
2.亦作"造象"。用泥塑成或用石頭﹑木頭﹑金屬等雕成的形象。
3.相片;照片。
1.登門致謝。
1.深入心中。謂受啟發(fā)。
1.制造事端。
1.謂造成某種特定形勢。
1.謂修養(yǎng)品行。
1.創(chuàng)造物體形象。
2.創(chuàng)造出來的物體的形象。
3.見"造刑"。
塑造物體特有形象;也指創(chuàng)造出的物體形象盆景造型|造型藝術(shù)|房屋造型有希臘風格|造型輕巧。
用一定的物質(zhì)材料,以一定的表現(xiàn)技法,創(chuàng)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的藝術(shù)。包括繪畫、雕塑、建筑藝術(shù)、工藝美術(shù)等。與聽覺藝術(shù)相對,是一種靜態(tài)藝術(shù)。這一名詞源于德語,德國文藝理論家萊辛最早使用。也稱美術(shù)”、空間藝術(shù)”、視覺藝術(shù)”。
1.猶修造。
1.成績優(yōu)異。
1.制造謊言。語本《漢書.息夫躬傳》"虛造詐諼之策,欲以詿誤朝廷。"顏師古注"諼,詐偽辭。"
1.謂達到玄妙之境界。
1.制造謠言。
1.捏造虛假的言詞。
1.捏造虛言以挑起事端。
見礦物”(996頁)。
1.制造禍殃。
劇本。英國謝立丹作于1777年。施尼威爾夫人等一群貴族男女以造謠生事為樂,專門破壞別人的名譽和家庭幸福。施尼威爾夫人的家成了一所造謠學校”。 【造謠學校】劇本。英國謝立丹作于1777年。施尼威爾夫人等一群貴族男女以造謠生事為樂,專門破壞別人的名譽和家庭幸福。施尼威爾夫人的家成了一所造謠學校”。
1.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捏造消息。
1.捏造謠言,迷惑群眾。
1.見"造謡生事"。
1.捏造謠言,挑起事端。
1.冶煉鑄造。
1.佛教語。做壞事。
2.創(chuàng)立基業(yè)。
1.拜訪進見。
2.參拜。
學業(yè)、技藝所達到的水平全系唯他書法、繪畫造詣均深。
1.謂創(chuàng)立新義。誼,通"義"。
1.精微。
2.倡導;首倡。
3.有意;故意。
4.構(gòu)思;運用心思。
1.制造因緣。佛教輪回說認為善因得善果,惡因得惡果。
1.見"造因結(jié)果"。
1.謂無論制造何種因緣,必得相應之后果。
1.通過口服或注射某些x射線不能透過的藥物,使某些器官在x射線下顯示出來,以便檢查疾病,例如鋇餐造影。
1.說無根據(jù)的話。
2.說話或作文時選用詞句。
1.特定之嚴刑。
2.猶興訟,挑起訴訟。
1.招致怨恨。
1.造作,做作。
1.編制賬冊。
1.寫真;摹畫人物肖像。
1.建造,制作。
1.周文王成婚時,曾并船為橋,納聘于渭水。《詩.大雅.大明》"大邦有子,俔天之妹。文定厥祥,親迎于渭。造舟為梁,不顯其光。"朱熹集傳"文,禮;祥,吉也。言卜得吉而以納幣之禮,定其祥也。造,作;梁,橋也。作船于水,比之而加版于其上,以通行者,即今之浮橋也。傳曰天子造舟,諸侯維舟,大夫方舟,士特舟。張子曰造舟為梁,文王所制,而周世遂以為天子之禮也。"后因以指以順序并列舟船。《文選.張衡》"造舟清池,惟水泱泱。"薛綜注"造舟,以舟相比次為橋也。"唐王邱《法藏禪師塔銘序》"有隨信行禪師與在世造舟為梁,大開普敬認惡之宗,將藥破病之說。"一說,為聚集舟船。
1.建造;建筑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