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粉制的食品。
1.亦作"鬻伎"。
2.出賣技術。
3.以技藝謀生。
4.賣弄本領,炫耀高明。
1.出賣房屋。
1.謂賄買科第。
1.出賣爵位。
2.指出賣官職。
1.販賣人口。
1.謂出售貨物時弄虛作假,以次充好。
1.賣獵物謀生。
1.唐白居易年老病風,將放歌妓樊素,賣所乘駱馬。圉人牽馬出門,馬眷戀反顧長嘶。素聞而泣下,婉孌有辭。白氏聞素言惻然,乃作《不能忘情吟》有云"鬻駱馬兮放《楊柳枝》,掩翠黛兮頓金羈。"后遂用為典實。
1.出賣;出售。
1.謂自相矛盾,不能兩立。語出《韓非子.難一》"楚人有鬻榡與矛者,譽之曰'吾榡之堅,物莫能陷也。'又譽其矛曰'吾矛之利,于物無不陷也。'或曰'以子之矛陷子之榡何如?'其人弗能應也。"
1.謙詞。謂劣貨而獲優評。
1.出售稀見貨物。
1.賣物得錢。
1.指賣身的女奴。
1.謂弄權以謀利。
1.鬻色,賣淫。
1.賣淫。
1.晉慧遠法師于廬山東林寺結白蓮社,又名遠公社。
1.遙遠的古代。
1.長遠考慮。
1.遠處之關;邊關。
1.遠望。
2.謂看得深遠。
1.謂地方官。
2.指遠處做官的人。
1.謂看得遠的目光。
1.遠方的屬國。
1.超過。
1.避免禍害。
1.指遙遠的天河。
1.指遠行的人。
1.遠洋航行。
1.久遠的稱號。
1.遠方傳來的壞消息。
1.指遠離家鄉所產生的惆悵怨恨之情。
1.遠方之斥候。
1.謂極遠。
1.指西北邊地的少數民族。
1.謂一時不能兌現的話。
1.遠大的抱負。
1.謂遠近的人都來歸附。
1.謂在遠方做官。
1.邊遠荒涼。
2.指邊遠荒涼之地。
1.避免禍患。
1.謂長途出擊。
1.亦作"遠跡"。
2.遠大的業績。
3.猶遠游。
4.遠竄。
5.蹤跡遠離塵世。謂隱居。
1.遠大的功績。
2.謂繼承﹑仿效前人。
1.猶遠去。
2.從遠方聚集。
1.考慮深遠。
2.長久之計。
1.遙遠的年代。
1.指邊遠冷落的地方。
1.謂寄情于世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