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祭名。謂以全牛全羊祭祀祖先。
1.古代的一種煉金術,燒煉錫一類金屬。
1.恐懼貌。
1.亦稱"縮頸鳊"。亦稱"縮頭鳊"。
2.魚名。以肥美著名。
1.即縮項鳊。
1.由大變小。
1.使用拼音文字的語言中,對于常用的詞組(多為專名)以及少數常用的詞所采用的簡便的寫法。
2.把原來的著作加以改寫,使之減少篇幅。亦用于比喻。
1.行動遲緩貌;退縮不前貌。
1.見"縮衣節食"。
1.謂省吃省穿,生活節儉。
1.見"縮衣節食"。
1.舊時方士稱有縮銀法,謂能將鉛汞去除雜質,縮小體積,點化為白銀。亦比喻保存精華,化繁為簡。
1.把書畫﹑文件等用臨摹﹑照相等方法復制成縮小了的印刷版本。
2.用作比喻。
1.即縮略語。詳"縮略語"。
1.濾酒去渣。
1.猶蹙額。不愉快﹑不舒服的樣子。
1.謂祭品縱陳于俎。
1.猶嘻嘻。笑聲。
1.紛披貌。
1.發垂貌。
1.石首魚的別名。
1.管轄的部門或管領的部屬。
1.擅長之處,長處。
1.所要掌握的。
1.從何而出。
2.謂出主意。
3.指出產的物品。
1.除授。
1.指所駐之地。
1.所向;所往。
1.謂心志所在。
1.猶言所向無敵。
1.得到的(東西)。
國家對個人、生產經營等經濟組織的各種所得所課征的稅。有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。
1.花費的錢財不計其數。
1.歸依;歸宿。
2.歸向;歸屬。
3.稱贊。
1.指擔任的職務。
1.所承繼的。
1.佛教語。謂受教化者。
1.懷抱;心中所想。
2.憂傷;哀憐。
1.親密的朋友,知己。
2.情人。
1.可及。
1.急于追求;急需。
2.謂急切關心。
1.看到的。
2.猶見解;意見。
1.所持的見解大致相同。
1.看到的和聽到的。
1.住宅;住處。唐劉長卿有《過鄭山人所居》詩。
1.謂難以做到(的事)。
1.所能比擬。
2.所作(文章)。
1.期望。
1.親人;親近的朋友。
1.謂所欽佩的人。
1.佛教語。所解的義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