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見"粉身碎骨"。
1.濃厚。
1.謂以寬厚的德政教化黎民。
1.美酒。
1.美酒。
1.亦作"醲t"。
2.美酒名。
1.深綠色。
1.猶蘊蓄。
1.厚酒,美酒。
1.美酒。
1.重賞。
1.豐滿。
1.秾艷秀麗。
1.美酒。
1.厚酒,美酒。
1.濃厚馥郁。
2.猶繁密,茂密。
1.厚酒,好酒。
1.見"醲醽"。
1.古代舞蹈名。
1.方言。戲弄﹐開玩笑。
1.謂執筆寫字﹑為文﹑作畫。
2.舞文弄墨。
1.搖筆桿的書生。
1.謂輕率動兵。
2.喻指興兵作亂。
3.指使槍弄棒之類。
1.《漢書.循吏傳.龔遂》"海瀕遐遠﹐不沾圣化﹐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﹐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。"潢池﹐積水池◇因以"弄兵潢池"喻起兵。有不足道之意。
1.彈奏。
1.播弄。
1.即參軍戲。唐代一種近于滑稽的表演。
中國古代水上運動之一。相傳源于春秋時代,唐宋時浙江最盛。每年八月盛潮時,成群的弄潮者于江河出海口,手執彩旗,迎潮而泅,踏浪爭雄,在波峰浪谷中表演各種泅技,頗為壯觀。
1.為帝王所寵幸狎玩之臣。
1.指做丑事。
1.裝癡以娛人。
1.猶出丑。
1.謂在春日弄姿。
1.耍嘴皮子。
1.戲謔之辭。
1.指供人狎弄的童子。
2.惹人逗弄的孩子。
1.謂玩弄法律條文以營私舞弊。
2.耍弄法術。
1.謂以脂粉飾容。
2.喻雕琢辭藻。
1.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。班﹐指魯班﹐古巧匠。
1.耍手段;賣乖。
1.猶弄竹彈絲。
1.謂鬼魂顯形。
2.搗鬼﹐耍花樣。
1.猶裝模作樣。
1.晉左思《詠史》之一"弱冠弄柔翰﹐卓犖觀群書。"后以"弄翰"謂執筆寫作﹑繪畫。古以羽翰為筆﹐故稱筆為翰。
1.舞弄筆墨。指作詩文。
1.賞花。
2.花工栽接整治花木。
3.油燈結花。
1.猶弄權。
2.古謂弄機杼﹐即織布。
1.鼓頰。謂動以言詞。
1.宋邵雍《弄筆吟》"弄假像真終是假﹐將勤補拙總輸勤。"本謂以假作真﹐后謂原意作假結果變成真事。
2.謂變假為真。
1.隋唐時稱百戲中的男扮女裝。
1.拿斧頭砍東西。引申指對作品的雕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