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任性逞強。
1.古代繅車上集絲成縷的部件。
1.竹制的枕頭。
1.指繁密整飭的竹林。
1.竹子的小枝。
2.樂府《近代曲》之一。本為巴渝(今四川東部)一帶民歌﹐唐詩人劉禹錫據以改作新詞﹐歌詠三峽風光和男女戀情﹐盛行于世◇人所作也多詠當地風土或兒女柔情。其形式為七言絕句﹐語言通俗﹐音調輕快。
3.唐教坊曲名﹐后用為詞牌。單調十四字﹐分平韻﹑仄韻兩體。
①樂府《近代曲》名。又名《竹枝》。原為四川東部一帶民歌,唐代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創作新詞,多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,流傳甚廣◇代詩人多以《竹枝詞》為題寫愛情和鄉土風俗。其形式為七言絕句。②詞牌名。又名《竹枝子》。原為唐代教坊曲名。單調十四字,分平韻、仄韻二體。
1.即竹枝。
1.指唱竹枝詞的女歌手。
1.即竹枝。
1.用竹筒做成的酒杯。
1.用嫩竹做原料制成的紙。
1.謂竹林中的隱者。
1.竹筏。
1.將竹片置之水池中浸泡若干天﹐取出晾干后用以為照明之物﹐故稱。
1.竹筷。
1.竹筷。
1.指寫在竹簡上的蝌蚪文。蝌蚪文又稱蝌蚪篆。
1.方言。竹片。
1.用篾條做的小竹匣子。
1.竹筆。
1.即竹。
2.竹筍的別稱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菜二.竹筍》。
1.帶有筍芽的竹鞭。亦借指老竹。
1.指竹醉日。
1.栽竹之日。
1.謂竹林中最長最大的竹子。
1.竹器的制作。
1.竹籠。
1.見"竹?"。
1.見"竹?"。
1.水流貌。
1.佛教經典。
1.佛法。
1.亦作"笁干"。
2.天竺。古印度的別稱。
3.佛;佛法。
1.僧衣。
1.佛的代稱。
1.佛教。
1.亦作"笁干學"。
2.佛學。
1.天竺。古印度的別稱。
1.佛經。因出天竺國﹐故名。
1.嚴寒。竺﹐通"篤"。
1.佛教。
1.見"竺國經"。
氣象學家,地理學家。中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創始人之一。字耦舫,浙江上虞人。美國哈佛大學博士。歷任東南大學、南開大學等校教授,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,浙江大學校長,中科院副院長,全國科協副主席,中科院生物學地學部主任,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及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。中科院學部委員。對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建立和發展,尤其對中國氣候、氣候變遷和科學史的研究有突出貢獻,提出以物候的歷史變化為標尺的氣候變遷理論。著有《竺可楨文集》、《物候學》。
1.僧侶。
1.涌現。竺﹐通"篤"。
1.佛書﹐佛經。
1.指天竺國。指古印度。
1.佛教經文。
1.深信;忠實地信仰。竺﹐通"篤"。
1.佛學。
1.指天竺。即今印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