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指弦樂器◇訛稱"細末"。
1.機敏健壯。
1.狡詐兇險之徒。
1.狡黠敏悟。
1.猶狡獪。
1.奸猾之吏。
1.機敏。
1.狡猾的敵人。
1.強悍之馬。
1.狡黠之民。
1.狡黠的羌人。
1.聰明伶俐,強健能干。
1.黠慧靈巧。
1.狡黠之人。
2.堅強的人。
1.狡猾之鼠。
1.聰慧少年。
1.狡猾的胥吏。
1.狡猾而善經紀。
1.狡猾有智。
1.狡黠的士卒。
1.交相扶持。
1.物體外伸貌。引申為險峻。
1.謙詞。謂受到別人關懷或重視。
1.臉的最下部分,即頦。
1.頦的通稱。
1.同"下巴"。
1.指衣﹑裙最下面的部分。
1.《左傳.僖公九年》"王使宰孔賜齊侯胙,曰'天子有事于文﹑武,使孔賜伯舅胙。'齊侯將下拜。"楊伯峻注"下拜者,降于兩階之間,北面再拜稽首……此為當時臣對君之禮。"后指跪下而拜。
1.下位。
2.下等。
1.猶忍心。
1.見"下坂走丸"。
1.從山坡上滾下彈丸。比喻順勢無阻,敏捷而無停滯。
1.指人體或物體的下半段。
1.先將國旗升至桿頂,然后下降到離桿頂約占全桿三分之一處,是公眾表示哀悼的禮節。也稱降半旗。
1.下午。
1.人的后半輩子。
1.下午,指中午十二點到日入前的一段時間。
1.指夜間十二時至天亮這段時間。
1.作保證。
1.地位卑下的人。
2.子孫。亦指家族中的下一代。
1.來生,來世。
1.敬語。下降,降臨。語出《詩.小雅.白駒》"賁然來思。"賁然,盛飾光采之貌。
1.見"下本錢"。
1.亦作"下本"。
2.放進本錢。
1.謂庇護壞人。比,勾結,庇護。
1.落筆。指用筆寫詩文或作書畫等。
1.同"下筆成章"。
1.形容文思敏捷。
1.下等的貨幣。
1.指人體或物體的下部。
2.指在某物之下。
3.指機關﹑組織的下層。
1.申后五刻,即下午五時三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