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博學;學問淵博。
2.指博學的人。
1.剛過去的一年。
多級放大時,防止信號通過公共電源電阻耦合到前級放大的一種方法。由于這種耦合而構成反饋,將在某一頻率上產生自激,在接有喇叭時會產生汽笛聲。一般用與機內電源相串聯或并聯的rc濾波網絡來實現。
1.猶完畢,完了。
1.舍棄或保留。
1.謂遠去。
2.永別,死。
3.猶連說"走開"。
1.已過去的歲月。
1.不用死刑。
2.戒殺生。
1.丟失。
1.婉言人死。
1.往事。
2.離職。
1.即割勢。古宮刑,割去男性的生殖器。
2.比喻失去作用。
1.離手,放下。
1.兌換銀錢時,對劣質銀幣打的折扣。參見"毛水"。
1.謂地方士民對離職官吏的懷念。語出《漢書·何武傳》"欲除吏,先為科例以防請托,其所居亦無赫赫名,去后常見思。"
1.去年。
1.見"去泰去甚"。
1.去其過甚。謂事宜適中。語本《老子》"天下神器不可為也。為者敗之,執者失之……是以圣人去甚﹑去奢﹑去泰。"
1.后漢劉表之子劉琦,因后母不容,問計于諸葛亮,亮不言◇琦請亮登樓,去梯,說"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,言出子口而入吾耳,可以言未?"亮乃勸其效重耳居外。見《后漢書.劉表傳》◇以"去梯"為說機密話的典實。
1.謂與宮廷相近。
2.極言地勢之高。
1.離開危險,達到平安。
1.排除虛假的﹑保留真實的。
1.離開官位,卸職。
去的方向去向不明|不知去向。
1.去掉邪惡,歸于正道。
1.果樹或玉蜀黍等進行品種間的雜交時,把所選母本花朵的雄蕊去掉。去雄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自交,保證雜交。
1.離開職位。
1.猶去留。
1.見"呿嗟"。
1.亦作"呿嵯"。
2.韋帶。
1.梵字音譯。《華嚴經》四十二字母中,有"呿"﹑"陀"二字。
2.樹名。
1.張口吮食。
1.指穿窬之盜;小偷。
1.亦作"犬禍"。
2.古代將與犬有關的變異視作兇兆﹐附會人事﹐稱為"犬禍"。語出《史記.呂太后本紀》"三月中﹐呂后祓﹐還過軹道﹐見物如蒼犬﹐據高后掖﹐忽弗復見。卜之﹐云趙王如意為祟。高后遂病掖傷。"
1.見"犬禍"
1.狗和雞。
2.指雞鳴狗盜之技。
1.喻低弱的身手。
1.臣子對君上卑稱自己的年齡。
2.用為對尊上卑稱自己的年齡。
1.同"狗馬心"。
1.真誠報答他人的謙辭。
1.謙稱自己的疾病。
為主人或他人效勞的謙辭愿效犬馬之勞。
1.猶犬馬之勞。
1.猶犬馬齒。
1.指軍營四面警犭守護之處。
1.《周禮》官名。
1.古族名。戎人的一支。即畎戎。又稱畎夷﹑犬夷﹑昆夷﹑緄夷等。
2.舊時對我國少數民族的蔑稱。
3.對外國侵略者的蔑稱。
4.古神話傳說中的人種。
5.傳說中的國名。詳"犬封國"。
1.原指古希臘犬儒學派的哲學家。他們提出絕對的個人精神自由﹐輕視一切社會虛套﹑習俗和文化規范﹐過著禁欲的簡陋生活﹐被當時人譏為窮犬﹐故稱◇亦泛指具有這些特點的人。
1.《晉書.陸機傳》"初機有駿犬﹐名曰黃耳﹐甚愛之。既而羈寓京師﹐久無家問﹐笑語犬曰'我家絶無書信﹐汝能赍書取消息不?'犬搖尾作聲。機乃為書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頸﹐犬?路南走﹐遂至其家﹐得報還洛。其后因以為常。"后因稱家信為"犬書"。
1.漢宮殿名。在上林苑中。
1.《戰國策.齊策三》"齊欲伐魏,淳于髠謂齊王曰'韓子盧者,天下之疾犬也;東郭逡者,海內之狡兔也~子盧逐東郭逡,環山者三,騰山者五,兔極于前,犬廢于后,犬兔俱罷,各死其處。田父見之,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。'"后因以"犬兔俱斃"喻雙方同歸于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