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維吾爾族民間舞蹈。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。多為女子獨舞,用手鼓伴奏,舞者能隨鼓點的變化舞出不同的姿態。表情豐富細膩,動作柔軟靈活。主要表現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的歡快情緒。
1.說定。
1.言行。
1.指始發之言。
1.晤面交談﹔應對。
2.指不用典故的對偶句。
1.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。語本《鬼谷子.本經符》﹕"言多必有數短之處。"
1.話多易出問題﹐以致言行不一﹐使品行受損害。
1.見"言多傷行"。
1.見"言而無信"。
1.亦作"言而不信"。
2.說話不講信用。
1.說話守信用。
1.同"言出禍從"。
1.謂言論正直而行為圓滑。
1.謂言行為人表率。
1.謂言行高潔。
1.說的話不被采納。語出《論語.衛靈公》﹕"君子不以言舉人﹐不以人廢言。"
1.用委婉的語言示告。
1.謂以言服人。
1.指詔書。
1.古官名。指宗伯之屬。
1.說話不知輕重﹐沒有分寸。
1.訴訟﹔控告。
1.據君王言辭寫成的文告。
1.謂陳述功績。
1.看。言﹐助詞。
1.諫官。
1.回歸。言﹐助詞。《詩.周南.葛覃》﹕"言告師氏﹐言告言歸。"一說為我歸。毛傳﹕"言﹐我也。"
2.《詩.周南.葛覃》有"言告言歸"之句﹐因以"言歸"指《詩.葛覃》篇。
1.同"言歸于好"。
重新和好他們鬧翻過一次,已言歸于好了。
1.把話頭轉到正題上來。原為舊小說﹑話本中常用的套語。
說話浮夸,超過其實際能力言過其實,不可大用。
1.講和。
1.言語和順﹐情意相諧。
1.說話﹔談話。
1.說笑。
京劇演員。北京人。蒙古族。言菊朋之女。十二歲學青衣和武旦。1943年拜梅蘭芳為師。嗓音圓潤,文武戲兼長,并能昆劇。擅演《花木蘭》、《玉堂春》、《生死恨》等劇。曾任上海市戲曲學校副校長。
1.語言簡練﹐含意豐富。
1.見"言簡意賅"。
言辭簡明,意思完備寫得言簡意賅,不愧是大手筆。
1.言辭簡練﹐含意深刻。
1.進言規勸。
1.說﹔談論。
用話語引導、教育人言教不如身教。
1.《史記.呂不韋列傳》﹕"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﹐集論以為八覽﹑六論﹑十二紀﹐二十余萬言﹐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﹐號曰《呂氏春秋》。布咸陽市門﹐懸千金其上﹐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。"后以"言金"指言辭貴重如金。
1.同"言近旨遠"。
1.亦作"言近指遠"。
2.語言淺近而涵義深遠。語出《孟子.盡心下》﹕"言近而指遠者﹐善言也。"孫奭疏﹕"言辭之近而指意已遠者﹐乃為善言者也。"
1.見"言近旨遠"。
1.爭論。
京劇演員。名錫,北京人。蒙古族。曾任清蒙藏院錄士。初為票友,演老生。1923年下海。宗法譚鑫培并有所發展,結合自己嗓音條件,形成婉轉跌宕、韻味醇厚的新腔,世稱言派”。代表劇目有《讓徐州》、《臥龍吊孝》等。
1.言語。
2.字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