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好壞;得失。
1.指史官。
2.主持考試。
3.用以稱主考官。
4.掌管文書;撰擬文稿。
5.用以稱掌管文書的人員。 6.謂詩文不直陳而用比興。 7.法律用語。舊時訴訟判決書上記載判決結論的第一段文字。
1.《詩大序》"上以風化下,下以風刺上,主文而譎諫,言之者無罪,聞之者足以戒,故曰風。"鄭玄箋"主文,主與樂之宮商相應也;譎諫,詠歌依違不直諫。"謂通過合樂的詩歌,以寓規勸之意◇泛稱婉詞規勸。
1.猶主人。與"客人"相對。
2.猶主人。與"仆人"相對。
1.主持筵席。
2.指主筵席者。
3.筵席中的主人席位。
4.寺觀的住持。
5.主持會議的人。 6.某些國家的政府機關﹑黨派或團體某一級組織的最高領導職位的名稱。
1.委員會或會議的集體領導組織。
1.圖畫中描寫物體必要的基本線,稱為"主線";其用作補助或描寫小部分的線,稱為副線。主線可以單獨表現某種物體,而副線不能獨立。
2.指文藝作品或文章的主要脈絡。
1.君主和相。
2.猶宰相。
簡單判斷中反映斷定的對象的概念。如科學技術是生產力”中的科學技術”,就是主項。性質判斷中的主項只有一個,關系判斷中的主項有兩個或更多,分別稱為前主項、后主項,或第一主項、第二主項、第三主項……。如浙江在江蘇和福建之間”,浙江”是第一主項,江蘇”是第二主項,福建”是第三主項。
1.可依靠的核心力量。
2.主見,主意。
1.疝氣,俗名小腸氣。
1.猶相信。
赫羅圖上從左上方到右下方的狹窄帶狀區域。銀河系中90%以上的恒星處于這個區域°星壽命中的大部分時間停留在主星序,停留的時間長短和恒星的質量成反比,大質量星停留幾百萬年,小于太陽質量的星可停留數萬億年。
1.公主的丈夫,即駙馬。
1.指音樂演奏中一個聲部的主要曲調。
2.引申為一般文藝作品的主要精神或基調。
1.崇尚空談。
2.以記載言論為主。
1.猶著眼點。
1.扮演戲劇﹑電影或雜技中的主角。
1.舊時婦女束胸的一種緊身。即抹胸。
1.把握事物的關鍵。
2.指事物中關系最大,起決定作用的。
1.主管產業。
2.主要產業。
1.專一;專心。
1.專一,無雜念。
1.古官名。即尚衣。執掌帝王服玩等事。
1.謹守仁義。
2.對事情的主張。
3.猶主旨,主體。
4.以解釋詞義為主。
5.形成系統的理論學說或思想體系。 6.一定的社會制度或政治經濟體系。 7.思想作風。
1.猶決策。
1.君主的心意。
2.主旨。
3.主見;主張。
4.決定。
5.用意,用心。 6.辦法。 7.創議。 8.猶起意。
1.主要的原因。
1.音樂名詞。音階的第一音。因為它是音階的基礎,故稱。常以喻不可缺少的事物。
1.掌印。指擔任官職。
1.指在異國結識而成為朋友的居停主人。
1.占有。
謂語的陳述對象『語中,主語一般在謂語之前,表示謂語說的是誰或者是什么。如在南浦大橋很雄偉”中,南浦大橋”即是主語。
掌握;支配春風誰主宰|主宰自己的命運。
1.葬禮主持人。
1.猶主張,作主。
主意,見解;也指持有某種見解沒了主張|媽媽主張我學美術,爸爸主張我學物理。
1.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。
2.主掌章奏的官吏。
1.猶主管。
1.武官名。唐置,掌供御兵仗。
2.信賴。
1.主管人。
1.主掌家政者,猶言主人。
2.官名。舊時各部主事的別稱。
1.固執己見。
1.主要的意義﹑用意或目的。
2.猶主張,主意。
1.指各種增加的祭品。
1.鴿的一種。
1.諸賊盜。
1.指年老者。《管子.海王》﹕"今吾非籍之諸君吾子﹐而有二國之籍者六千萬。使君施令曰﹕吾將籍于諸君吾子﹐則必囂號。"尹知章注﹕"諸君﹐謂老男老女也。"一說"諸"通"都"﹐都君﹐指在都邑享受免除賦稅權利的人。郭沫若等集校﹕"張佩綸曰﹕諸君﹐諸﹑都通。《禹貢》'被孟諸'﹐《史記》作'孟都'﹐是其證……此'諸君'即'都君子有復除者'﹐其人不在正籍。以鹽策加價則有復除者亦無不食鹽。《注》以為老男老女﹐非是。"
2.敬辭。猶諸位。
3.各個國君。
1.指漢代呂后的親信呂產﹑呂祿等。
1.古時對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。
1.古代對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總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