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表達恭敬;表示敬意。
1.指奏折。
1.清白堅貞。
詞集。北宋周邦彥(號清真居士)作。南宋淳熙溧水刊本,二卷,補遺一卷。有晉陽強煥序,收詞一百八十二首。又,南宋陳元龍曾為周詞作注,劉肅題名為《片玉集》,十卷,收詞一百二十七首。近人朱孝臧有《fc284宕允欏繁荊附朱氏校記一卷。
1.即伊斯蘭教。明清時,中國伊斯蘭教學者介紹伊斯蘭教教義,曾用"清凈無染"﹑"真乃獨一"﹑"至清至真"和"真主原有獨尊,謂之清真"等語,以稱頌該教崇奉的真主,故名。
阿拉伯文masjid的意譯,音譯麥斯吉德”,意為禮拜的場所”,亦稱禮拜寺”。伊斯蘭教舉行宗教儀式、傳授宗教知識的寺院的統稱。早期清真寺(7-10世紀)是一個祈禱用的周圍有廊的露天大院◇各國清真寺結合地方建筑傳統各有特色。主要建筑有禮拜殿、沐浴室、講堂、阿訇和學生的生活用房,以及邦克樓、望月樓等。祭壇設于禮拜殿內背向麥加的墻上,以示跪拜朝向。
1.阿拉伯文的意譯。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對伊斯蘭教基本信條的專稱,指"除了安拉,再沒有神;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"這句話。
1.捶衣石的美稱。
2.指捶衣聲。
1.清澄的征音。征,五音之一。
1.一種烹調法。不放醬油蒸。
1.指儀容整潔端莊。
2.清峻嚴整。
1.清朗平正。
2.廉潔公正;清白正直。
1.明確驗證。
1.河水清澈順流貌。語出《詩.魏風.伐檀》"河水清且直猗。"
2.清廉正直。
1.清福。
1.清道的制度。
1.清明的治績。
2.清理整頓。
1.指月亮。
2.美好的性質。
1.清貴的官職。
1.清雅的風度;美好的情趣。
2.謂清雅而有風致。
1.猶清理。
1.清婉平和。
1.清正忠誠。
傳奇劇本。明末清初李玉作。明天啟年間閹黨魏忠賢派人到蘇州逮捕東林黨人周順昌,市民顏佩韋等聚眾萬人到府衙請愿,要求釋周◇顏等五人被殺害,周也被暗害于獄中。
1.純潔的內心。
1.僧徒。
1.清高莊重。
2.猶清貴。
1.白天。
1.指皇帝或貴族的子孫。
1.清純的醇酒。
1.清脆宛轉地發聲。多形容鳥鳴聲或樂曲聲。
1.清正莊重。
1.清新豪健。
1.清高不凡。
1.古代祭祀所用的清酒。
1.猶清峻。
1.指天。
1.清廉的家世。
1.謂清廉上功。
1.亦作"清樽"。亦作"清罇"。
2.酒器。亦借指清酒。
1.見"清尊"。
1.蜻蜓的別名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蟲二.蜻蛉》。
1.亦作"蜻e"。
2.即蟋蟀。
1.蟲名。似蟋蟀而小﹐綠色﹐能鳴。
1.蜻蜓的別稱。一說極似蜻蜓。惟前翅較短﹐不能遠飛。
2.指一種小船。
1.一種小蟬。
1.亦作"蜻蝏"。
2.昆蟲名。身體細長﹐胸部的背面有兩對膜狀的翅﹐喜生活在水邊﹐捕食蚊子等小飛蟲。
3.指仿蜻蜓狀制成的發釵。
1.語出唐杜甫《曲江》詩之二"穿花蛺蝶深深見﹐點水蜻蜓款款飛。"謂蜻蜓飛行水面產卵﹐尾部觸水即起。
2.用以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。
1.見"蜻蜓撼鐵柱"。
1.形容自不量力。
1.傳說中的樹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