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傳說中的鳥名。據(jù)云,大雨前,常屈一足起舞。
1.漢代女官名。
1.即娙娥。
1.猶坑岸。坑塹,溝塹。
1.坑谷。相傳為秦始皇坑儒之處。
1.見"硎谷"。
1.坑谷之泉。
1.古祭祀時盛在铏器中的調(diào)以五味的羹。
1.一種溫器。
1.見"鋞程"。
1.使由醉而醒。
1.食物名。即水晶膾。
1.古池名。在河南省洛陽市。
1.牡丹花的別名。
1.石名。唐李德裕于平泉別墅采天下珍木怪石,為園池之玩,有醒酒石,德裕尤所寶惜,醉即踞之。
1.可以醒酒的羹湯。
2.用以喻泄恨的對象。
1.由睡眠或昏迷而蘇醒。
2.比喻認(rèn)識由凝而清楚。
3.猶醒睡,警醒。
1.謂狂放傲世。語本《漢書.蓋寬饒傳》"寬饒曰'無多酌我,我乃酒狂。'丞相魏侯笑曰'次公醒而狂,何必酒也?'"
1.猶言振聾發(fā)聵。
1.消除困倦。
1.猶顯豁。
明顯突出,引人注目標(biāo)記很醒目|醒目的特征。
1.消遣解悶。
2.謂令人快慰。
白話短篇小說集。明代馮夢龍編著。與《喻世明言》、《警世通言》合稱三言”。四十篇。其中除《十五貫戲言成巧禍》等七篇可推知為宋元話本外,其余可能是馮夢龍或明代其他文人的擬話本。所收作品對明代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,有著廣泛而深刻的描寫。
1.指秧苗插下后復(fù)蘇存活。
2.猶警覺。
1.假寐;打瞌睡。
2.猶警醒。謂睡時不要睡得太熟。
3.即醒木。
1.猶惺忪。剛蘇醒貌。
1.猶蘇醒。
1.猶清醒。
1.亦作"醒寤"。
2.謂從麻醉﹑昏迷﹑睡眠等狀態(tài)中清醒過來。
3.在認(rèn)識上由凝而清楚,由錯誤而正確。
1.見"醒悟"。
1.清醒機智。
1.神志清醒。
2.指使神志清醒。
3.指清醒的認(rèn)識。
1.中藥遠(yuǎn)志的別名。見宋陶谷《清異錄.藥譜》。
1.清楚;清醒。
2.聰明。
3.美好貌。
1.清醒的眼光。
2.使眼睛清亮。
3.明顯突出,引人注目。
1.醒酒的藥。比喻警醒世俗的佛教教義。
1.方言。謂樹木返青發(fā)芽。
1.草名。舊說醉人嗅之即醒。
1.見"杏葉沙參"。
1.見"杏花村"。
1.方士以杏仁為主要原料所制的一種成藥。傳說食之能令人顏色美好。
1.用杏子制作的蜜餞。
1.見"杏油"。
1.黃中帶紅,比杏黃稍紅的顏色。
1.杏花開放,菖蒲始生。指春耕開始。
1.初春杏花遍地﹑細(xì)雨潤澤的景象。
1.唐杜牧《清明》詩"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"后因以"杏花村"泛指賣酒處。
2.地名。因村多杏花,故稱。在今安徽省貴池縣城西。向以產(chǎn)酒著名。
3.地名。因村多杏花,故稱。在今山西省汾陽縣東,相傳自南北朝以來,即以產(chǎn)"汾酒"著名。
4.地名。因村多杏花,故稱。在今江蘇省南京市。
1.清明前后杏花開放時的風(fēng);春風(fēng)。
2.詞牌名。《杏花天》的別名。
1.指授徒講學(xué)之所。
1.杏花開放時節(jié)。指春天。
2.詞牌名。有三體,一為五十四字,二為五十五字,三為五十六字,均雙調(diào),前后段各四句,四仄韻。
3.詞牌名。《念奴嬌》的別名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(xué)習(xí)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(dān)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(zé)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