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訕毀誹謗。
1.從前沒有過﹐以后也不會有。形容非常杰出﹑難得。
1.空疏淺薄。
1.老調子;陳辭濫調。
1.幽寂。
1.孔穴;窟窿。多指耳﹑目﹑鼻﹑口﹑肛門﹑尿道之類。
1.孔雀石的一種。又名楊梅青。產于川贛等地。隨銅礦生成﹐球形﹑中空﹐翠綠色。可作繪畫顏料﹐亦可入藥。
2.指青綠色。
3.指青色的天空。
1.謂明澈無礙之境。
1.指高峻險要的山峰。
2.廣闊回環。
3.謂文筆暢達而宛轉。
1.猶空寂。
1.謂一無所獲。
1.比喻空跡。
1.除去。
1.亦作"空缺"。
2.缺少;間隔。
3.缺額﹐空著的職位。
1.唐韓愈《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》"伯樂一過冀北之野﹐而馬群遂空。"后因以"空羣"比喻人才被鹽一空。
2.猶超群。
1.空虛貌。
2.徒然。
1.指天地。
某些歷法中不記日月的日子,如傣族歷法中除夕和次年元旦之間的一天或兩天。
1.形容胸懷灑脫﹐毫無牽掛。
1.傳說中的山名。產琴瑟之材。
2.瑟名。古代于夏至祀地奏樂用。
3.空心桑樹。
4.指非父母所生﹐來歷不明者。
5.指僧人或佛門。
1.幽深少人的山林。
散文集。許地山作。1925年出版。共收散文四十四篇。作品筆調新穎,感情樸實,富有哲理性。其中《心有事》、《光底死》、《債》、《銀翎底使命》,表達了對下層人民的同情;《落花生》、《暗途》贊美了獻身精神。
1.對付強敵入侵的一種方法。即將田間成熟的莊稼割掉﹐把人員﹑牲畜﹑物資等轉移﹐使敵人占領后一無所獲。
1.虛置。
2.捏造。
(~兒)指身邊沒有攜帶東西他連換洗衣服都沒帶,就~兒去了廣州。
1.須菩提的別稱。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﹐善解真空之義。
1.虛名。
2.謠言。
1.山洞;巖洞。
1.無和有﹐虛和實。
1.猶素餐。
2.空口吃。
1.陋室。
2.凈室。
1.見"空舍清野"。
1.徒手;赤手。
2.謂不帶禮品;不予饋贈。
3.謂無師承﹑無范本或圖樣而自作字畫﹑刺繡等。與"臨摹"相對。
日本的一種拳術,源于中國少林寺的技擊。不使用器械進行格斗,分為進攻和防御兩部分。
1.古代行禮的一種形式。九拜之一。
1.古代錢幣的一種。其首中空﹐故稱。形似鏟﹐故又稱鏟布。
1.飛霜。
1.天空和水色。
1.空泛無用之說。
2.只說。
1.形容胸中灑脫﹐毫無牽掛。
1.澄澈的深淵。
1.空曠寂寞的廳堂。
1.指回蕩于空中的浪濤般的聲響。
1.遼闊的天宇。
1.即祒空。小窟窿。
1.幽寂的庭院。
1.虛無渾茫。
2.亦作"空桐"﹑"空峒"。山名。即崆峒。在今甘肅省平涼市西﹐險峻雄偉﹐山上道觀極盛。
3.明代文學家李夢陽號空同子﹐亦簡稱"空同"。
4.復姓。戰國趙有空同氏。見《史記.趙世家》。
1.見"空同"。
2.復姓。商之后以國為姓﹐有空桐氏。見《史記.殷本紀論》。
1.猶笨蛋。
1.內容空洞或不能實現的話;閑話。
1.虛假的情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