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尋取快樂。
2.尋開心。戲弄別人,使自己高興。
1.同"惡衣菲食"。
1.同"惡衣菲食"。
不良的居心;壞的用意一句玩笑,并無~ㄧ不要把人家的一片好心當成~。
1.厭棄。
粗野的言語;惡毒的話穢言~ㄧ~傷人。
1.謂用惡毒的言語中傷別人,使人倍感寒心。
1.邪惡的欲望。
1.冤業,罪孽。
1.古代迷信稱農歷五月為惡月。
1.壞運氣。
1.險韻,難押的韻。
1.惡棍。
1.兇猛;兇惡。
1.亦作"惡札"。
2.拙劣的書法或文筆。亦用為謙詞。
非常激烈的戰斗。
1.丑陋的漢子。
1.見"惡幛"。
1.亦作"惡障"。
2.猶魔障。原為佛教語,指人世間的貪欲﹑殺害等罪孽。
1.不祥的征兆。
1.不祥的征兆。
1.亦作"惡支煞"。
2.猶惡狠狠。
1.見"惡支沙"。
1.佛教語。指昧于佛法,導人入邪的人。
1.謂使奸邪者改惡從善。
1.不得善終。謂遭橫禍而死。
1.罪狀。
污穢;不干凈空氣~。
1.猶惡少。
1.原謂厭惡以邪代正◇以喻以邪勝正,以異端充正理。古代以朱為正色,喻正統,故云。語本《論語.陽貨》"惡紫之奪朱也;惡鄭聲之亂雅樂也;惡利口之覆邦家者。"
1.不堪入目的字眼。
1.怯弱的士兵。
1.謂消化不良,不思飲食。
2.中醫病名。特指妊娠早期出現的惡心嘔吐﹑擇食或食入即吐等。
1.怕醉而偏要勉強飲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
1.惡作劇。
2.指十分低劣的作品。
捉弄耍笑,使人難堪不要搞~。
1.因饑餓而衰病。
1.餓死。
1.饑餓貌。
挨餓。
1.挨餓的人。
也作餓殍”。餓死的人餓莩遍野|立望餓殍之滿道。
1.佛教語。六道之一。佛經謂人生前做了壞事,死后要墮入餓鬼道,常受饑渴之苦。
2.詆稱口饞或餓極的人。
1.饑餓的人。
比喻動作迅速而猛烈。也說餓虎撲羊。
1.形容迅猛貪婪。
1.饑餓之口。
1.指餓得難受的感覺。
1.餓死于道路。
1.饑餓的狼。
2.比喻貪婪兇殘的人。
1.馬具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