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暫且慢著。
1.感念仰慕。
1.謂因感動而接受其情意。
1.觸犯,冒犯。
因感激或感動而思念~不忘。
1.激怒。
感激佩服衷心~。
1.感動得下淚。
1.感激銘記。
1.猶感化。
2.親切動人。
3.深切感動。
4.傷感凄切。
①對外界刺激的比較強烈的心理反應動~ㄧ~流露。②對人或事物關切、喜愛的心情聯絡~ㄧ他對農村產生了深厚的~。
不冷靜考慮,憑個人好惡或一時的感情沖動處理事情。
1.猶鼓動。
①受到傳染身體不好,容易~流行性感冒。②通過語言或行為引起別人相同的思想感情~力ㄧ歡樂的氣氛~了每一個人。
1.能引起別人產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。
使人內心深受感動言詞懇切,~。
1.形容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。
1.見"感人肺肝"。
〈書〉感激(多用于書信)。
因感觸而悲傷一陣~,潸然淚下。
1.猶言感人肺腑。
1.見"感生帝"。
1.古代認為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。因稱其祖所感生之帝為"感生帝"。亦省作"感帝"﹑"感生"。
1.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。
1.見"感激士"。
對不正的世風、世事有所感慨他的詩文多為~之作。
1.受外界事物的觸動。
2.因事興感。
1.感念往昔。
1.三國魏嵇康﹑呂安被司馬昭殺害,其友向秀過嵇舊居山陽,聞鄰人笛聲,懷念亡友感音而嘆,為撰《思舊賦》。見《晉書.向秀傳》◇以"感逝山陽"表示對亡友的哀念。
神經系統的末梢組織,能把所感受的外界刺激變成神經興奮傳入中樞神經。如表皮下面的接觸、疼痛和溫度的感受器等。
1.感化傳授。
1.《詩.召南.野有死麕》"舒而脫脫兮,無感我帨兮!"鄭玄箋"奔走失節,動其佩飾。"后以"感帨"指男子對女子非禮相陵。感,通"撼"。搖動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.舉脂》"感帨驚尨,鼠有皮胡若此?攀花折樹,士無行其謂何!"
1.見"感悅"。
1.考慮自私自利的事。
1.思念。
1.亦作"感竦"。
2.感激惶恐。
1.見"感悚"。
1.感激頌揚。
1.謂因感傷而損害身體。
有所感觸而嘆息。
1.即嘆詞。表示強烈的感情以及感嘆或招呼應答之詞。如啊﹑哎﹑喂﹑哦﹑嗯﹑哼﹑哎呀﹑喲等。它不和別的詞發生組合關系。
嘆號。
帶有濃厚感情的句子,如‘哎喲!’‘好哇!’‘喲!你也來了!’在書面上,感嘆句末用嘆號。
1.感傷的眼淚。
2.感動得落淚。
1.感動天地。
1.謂此有所感而通于彼。意即一方的行為感動對方,從而導致相應的反應。語本《易.系辭上》"《易》無思也,無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"
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(恩惠),也泛指給人帶來的麻煩,自己也能親身感受到。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。
1.感傷哀痛。
1.感傷悲痛。
1.沖撞奔突貌。
1.見"感慰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