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不實之言。
1.以種植棉花為主的農民。
1.絮了棉花的中式長衣。
1.形容像棉花一樣纖細柔軟。
1.用棉花紡成的紗。
1.兩頭開口﹑絮了棉花的袖筒子,用以御寒。
一種低檔的棉織毯子。采用平紋組織織制坯毯,經拉絨機從緯紗上拉成雙面絨毛。質地薄而硬,易結球落絨,彈性、保暖性和色牢度均較差。可鋪墊床、炕和作夾被蓋用,也可作門簾擋風防寒,或用于包裹行李等。
1.棉花的果實,因其外形似桃,故稱。
1.絮了棉花的套子,套在盛放茶水﹑食物﹑冷飲等的盛器外面,起保溫作用。
1.種植棉花的田地。
1.絮了棉花的襪子。
2.用棉紗或棉線針織的襪子。
1.方言。棉鞋。
1.用棉紗制成的線。
1.絮有棉花的鞋子。用以保暖。
1.昆蟲,身體小,淺綠色,頭胸部黑色,桅棉苗等多種農作物。通稱棉蚜蟲。
1.一種切得很細﹑可以揉搓成小團的煙絲。
1.棉花火藥。用纖維極細的上等棉花加硝酸﹑硫酸等制成,稍受撞擊磨擦即發火自燃。
1.絮了棉花的衣服。
1.用棉紗或棉線織成的布和衣物。
1.用樹木的韌皮纖維制的紙,色白,柔軟而有韌性,纖維細長如棉,故稱棉紙。
1.棉子榨油后所成的餅塊,可用作肥料等。
1.即棉短絨。參見"棉短絨"。
1.用棉子榨成的油。粗油含有微量的有毒色素棉酚。精制后,可供食用。亦用作食品﹑肥皂﹑硬化油等工業的原料。
1.衣裳﹑毛羽下垂貌。
2.盛裝貌。
1.蟬的別名。
1.即螽斯。
1.含情默視。
1.亦作"?眇"。
2.遠視貌。
1.罷免,謂解除官職。
1.見"免避"。
1.亦作"免辟"。
2.避免。
1.免不了。
1.難免,不可避免。
1.古代帝王用于罷免大臣的冊書。
1.被罷官的人。
1.消除;免掉。
①刑罰上的免除處罰,即免予刑事處分”,指對于犯罪情節輕微或有某種特殊情況(如犯罪后自首且有重大立功表現)的犯罪分子不判處刑罰。其前提是確認犯罪分子有罪,因此雖不判處刑罰,仍可給予其他處分。我國刑法規定了免除處罰的情節。②違反治安管理的處罰也有免除處罰,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其情節作了規定。
1.罷免,黜退。多指免官。
1.受人款待時的謙詞。
1.亦作"免的"。
2.以免;省得。
3.猶免除。
1.見"免得"。
1.謂官府依例免征調稅。唐代官府每年向每丁征收規定數量的絹﹑綾﹑絡﹑布等物資,謂之調。
1.消除,除掉。
1.謂居喪者以時除去纏于首﹑腰的麻帶,僅穿衰服。表示不純吉,亦不純兇。
1.免除成丁者徭役的憑證。
1.釋放。
2.謂免除出納役錢戶的差役。
1.免繳費用;不收費。
1.宋代百姓納錢代替勞役的一種制度。
1.宋代百姓向政府繳納的免役錢。
1.古代喪服。
1.免征賦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