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亂說;隨便閑談。
1.見"紙錠"。
1.書面文字結尾處。常署名或寫年月日等。
1.印刷用的澆鑄鉛版的模型。用多層特制的紙沾濕后覆于活字版上壓制而成。
1.焚燒紙錢的煙。
2.香煙。
1.即紙鳶。
1.紙牌的別稱。
1.紙制的衣服。
2.古代的一種紙制的簡樸殮服。
3.迷信用品。舊俗為死者焚化之紙制衣服。
1.見"紙幡"。
1.古老的戲劇表演形式之一。也稱皮影戲或影戲。其法為用厚紙或羊皮裁剪成人物形象,涂以彩繪,并系有提線,能為多種動作。演出時伴有音樂歌唱,利用燈光射映于臺前白幕上,使演出的影像具有逼真之感。我國宋代即有此戲劇形式。參見"影戲"。
即風箏”(933頁)。
1.用金色或銀色的紙糊制的元寶形的冥錢。舊時迷信用品。
1.亦作"紙帛"。
2.紙做的繒帛。喪祭所用。繒帛,古人饋贈用的禮物。
1.即紙札。用紙和竹篾扎成的冥器。
1.亦作"紙札"。
2.紙張。
3.指紙做的冥器。
1.紙的總稱。紙以張計,故稱。
1.以藤皮繭紙縫制的帳子。據明高濂《遵生八箋》卷八記載,其制法為"用藤皮繭紙纏于木上,以索纏緊,勒作皺紋,不用糊,以線折縫縫之。頂不用紙,以稀布為頂,取其透氣。"
1.同"梅花紙帳"。
2.一種由多樣物件組合﹑裝飾而成的臥具。
1.見"紙標兒"。
1.即鎮紙。壓紙的文具。
語出陶fd26!肚逡炻肌ぞ郵搖誹拼醫生孟斧模仿皇宮,把自己的一間小室裝潢得金彩奪目,有親朋見了,對人說令人金迷紙醉。”后用以比喻驕奢豪華的享樂生活。
1.芷和蘭。皆香草名。
1.幸福。
1.福祿。
1.吉祥。
1.福佑。佑,謂神靈護助。
1.福祿;幸福。
1.短距離。
1.周制八寸為咫,十寸為尺。謂接近或剛滿一尺。
2.形容距離近。
3.形容地方狹小。
4.形容微小;不足道。
5.形容時間短暫。
1.謂雖近在咫尺,卻似遠隔千里。形容行路之難。
2.謂雖近在咫尺,卻似遠隔千里。形容相見之難。
1.見"咫尺之書"。
距離雖近在咫尺,但好像遠在天邊。多形容很難相見鼻堊未除斤未運,相望咫尺天涯。
1.語本《左傳.僖公九年》"天威不違顏咫尺。原謂天鑒察不遠,威嚴如常在面前。"后以"咫尺天顏"比喻離天子容顏極近。亦指天子之顏。
1.《南史.蕭賁傳》"﹝賁﹞能書善畫,于扇上圖山水,咫尺之內,便覺萬里為遙。"謂在短小的畫幅內,能畫出寥廓深遠的景物◇亦形容在短小的篇幅內,能表現出深遠的意境。
1.猶言咫尺天顏。指天子之顏。
1.書信。古代書寫用木簡,信札之簡長盈尺,故稱。
1.猶言咫尺天顏。
1.短淺的見識。
1.未壯的牛馬,喻人年少。
1.咫尺之書。
1.亦作"恉瞀"。
2.愚昧。
1.見"恉愗"。
1.旨趣。
1.要旨。
1.意義。
1.指攀。
1.指派辦理。
1.指南針。
1.手指與臂膀。比喻得力的助手。
反映社會現象在一定時間和條件下的規模、程度、比例、結構等的概念和數值。由指標名稱和指標數值組成。以絕對數、相對數或平均數表示。如國民生產總值若干億元,人口凈增率千分之幾,職工平均工資若干元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