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古代傳說西方日入處。
2.亦作"西溟"。西海。冥﹐通"溟"。
1.榫頭和卯眼。亦特指榫頭。
1.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凸凹方式相連接的凸出部分。
1.器物上承受榫頭的凹形洞。
1.古代懸掛鐘磬鼓的木架♂桿叫簨﹐直柱叫虡。
1.即簨虡。
1.懸掛鐘鼓的器物。業﹐鐘鼓架橫桿上的板。
1.農具中安裝的橫軸。
1.噴灑。
1.調唆擺布。
1.教唆挑撥。
1.調唆;教唆。
1.謂搬弄是非。
1.攛掇。
1.調唆哄騙。
1.攛弄挑動。
1.教唆。
1.唆使。
1.教唆;撮弄。
1.挑動別人去做壞事;教唆。
1.巧言調唆。
1.挑唆人打官司。
1.教唆誘導。
1.教唆哄騙。
1.搬弄口舌。
1.梵語的譯音。植物名。即柳安。原產于印度﹑東南亞等地。常綠大喬木,木質優良。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娑羅》"盛弘之《荊州記》曰'巴陵縣南有寺,僧房床下,忽生一木,隨生旬日,勢凌軒棟。道人移房避之,木長便遲,但極晚秀。有外國沙門見之,名為娑羅也。'"繆啟愉校釋"娑羅是龍腦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。其木材俗名柳安木,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。其樹脂可作瀝青的代用品。"亦附會為七葉樹或月中桂樹。
1.即娑羅雙樹。
1.木棉織品。
2.東南亞一帶亦稱圓筒長裙為"娑羅籠"。
1.木棉。
1.釋迦牟尼涅盤之處。在印度拘尸那拉城阿利羅跋提河邊。其處四方各有二株雙生的娑羅樹,故謂之"娑羅雙樹"。
1.猶婆娑。舞貌。
1.見"娑婆世界"。
2.枝葉扶疏貌。
3.從容優游。
1.梵語sv?h?的譯音。有吉祥﹑息災等義。多見于佛教的真言之末。
1.佛教語。娑婆,梵語sah?的音譯,意為"堪忍"。"娑婆世界"又名"忍土",系釋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總稱。
1.飄動﹑輕揚貌。
2.從容自得貌。
1.體態輕盈﹑舒緩貌。
1.低昂傾側貌。多形容醉態或舞姿。
1.醉舞失態貌。
2.飄舞貌。
1.猶言齜牙咧嘴。
俗稱樹蕨”。蕨類植物,桫欏科。木本。莖干直立、粗壯,通常高3~8米。羽狀復葉叢生莖頂。分布于熱帶、亞熱帶地區,中國南方各地也有??晒┯^賞。根、莖含淀粉,可食用。已列為中國一級保護植物。
1.亦作"梭鏢"。
2.裝有長柄的單尖兩刃刀。
1.見"梭標"。
1.家庭木機所織之布。
1.猶蠕動。
1.指梭子中粗部分。亦指物體狀如梭肚。
1.英語sofa的舊譯名,今譯沙發。
1.用鳥的羽毛加工而成的織物。
1.即梭服。
1.即梭服。
1.即梭服。
1.很快地穿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