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生時的畫像。
1.即頂格。
1.方言。謂能抵一個全勞力。
1.指屋。
頭骨之一,略呈扁方形,在頭的頂部,左右各一塊。
1.大瓜。
1.頭頂及其周圍的皮。
(~的)形容頂好。也作頂呱呱。
1.見"頂刮刮"。
1.見"頂刮刮"。
1.謂為官。
1.即燉罐。常用作頭頂載物之具,故稱。
1.立柜頂上附設的小柜。
1.猶頂缸。指代人承擔責任。
1.動物腦袋上有花紋的皮毛。
1.頂冒替代。
1.頭頂的發髻。
1.最高的價錢。
(~兒)①頂心打掉棉花~。②泛指最高最上的部分鍍金塔的~在陽光下十分耀眼。③達到最高水平的~大學ㄧ~人物。
1.指腦漿。
1.爭執。
2.數學名詞。三角形的底邊所對的角或錐體的底面所對的立體角。
1.把頭發束結在頭頂。
1.頂撞,違拗。
1.頂禮致敬。
1.頂竿。雜技的一種。
1.見"頂刮刮"。
1.指妓女﹑歌妓。宋﹑元﹑明時的調侃之語。
2.指妓院中的一種行當。猶今云烏龜﹑撈毛之類。
3.指頭,頭頂。
樓房的最上面的一層。
跪下,兩手伏在地上,用頭頂著所尊敬的人的腳。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禮~膜拜(比喻對人特別崇敬,現多用于貶義)。
1.謂向佛跪拜致敬。佛教稱佛以慈悲為懷,如大云覆蓋一切,故稱。
謂極其虔誠地跪拜隨時準備跪下去在佛像前頂禮膜拜。
1.頭頂。
1.即頂骨。
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。
1.即花翎。清代冠飾上向后下垂拖著的孔雀尾翎羽,故又稱"孔雀翎"。尾端有像眼睛而極燦爛鮮明的一圈,叫做眼。有三眼﹑雙眼﹑單眼之分。沒有眼的叫藍翎。清初,花翎只賞給得朝廷特恩的貴族十大臣,咸豐以后賞戴甚濫,又開捐例。
1.舊時官員出行時儀仗中前導的騎馬差役。
2.舊時舉行婚喪典禮出行時﹐亦常用"頂馬"之禮儀﹐以為炫耀。
3.謂騎馬前導。
1.指頭發。
1.見"頂名冒姓"。
1.宋代的一種圓頂便帽。
2.清代區別官階的有頂子的官帽。
1.指頭頂的前部。因其中央有囟門,故稱。
2.謂兩家大門相對。
3.支撐門戶。
1.即頂門杠。
頭頂前面的部分~上的頭發已經脫光了。
1.關上門后從里面抵住門的粗大棍子。
1.即頂骨。
1.見"頂門立戶"。
1.方言。指已經推入槍膛的子彈。
1.支撐門戶。謂獨立成家。
1.猶言頂頭上司。指直接管轄自己的人或機構。
1.針灸時自腦門所下的一針。比喻擊中要害而能使人警醒的言論或舉動。
1.佛教傳說摩醯首羅天有三眼,其中一眼,豎生額頭,稱"頂門眼",高低一顧,萬類齊瞻,徹底明了,最超常眼。見《續傳燈錄.浮山法遠園鑒禪師》。因以喻指具有明智徹底的洞察力。
1.見"頂門上一針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