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指五臟五內俱傷。
1.塵土。
1.沙鍋。
1.比喻蟄居而無大志的人。
1.糊窗。
1.泥搓的球形東西。
1.泥坑。
1.指泥塑神像。
1.株守;拘執。
1.土墩子。比喻呆板無用的人。
1.泥多佛像就塑得大。比喻根基深厚或附益者眾多則成就便大。
1.小泥人。指陶俑。
1.染而不黑。比喻潔身自好,不受壞的影響。泥,通"涅"。染黑。滓,通"緇"≮色。
1.古代一種酷刑。以泥封耳,以籠罩首。
1.方言。泥土塊。
1.用作肥料的淤泥。包括河泥﹑塘泥﹑湖泥﹑溝泥等。通常用為基肥。
1.古人封緘書函多用封泥封住繩端打結處,蓋上印章稱"泥封"。又書簡用青泥,詔書用紫泥,登封玉檢用金泥。亦借指書函。
1.比喻同類相勸‖有彼此一樣,誰也不必勸說誰之意。
1.比喻安于下位。
1.土山岡。
1.取泥的弓形工具。
1.爛泥淤積的水溝。亦用作比喻。
1.污泥。
1.拘守古代的成規或古人的說法。
1.拘守成規﹑舊說而不知變通。
1.指泥菩薩。
1.泥塑娃娃。
1."雪泥鴻爪"的略語。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。
1.形容泥土稀爛。
1.泥濘。
2.鳥叫聲。
1.竹雞的別名。因其鳴聲如此,故名。
2.泥濘。
1.即涅盤。
1.灰土。
2.石灰﹑黏土等混和而成的建筑材料。
1.古人書函多以泥封,后因以借指書信。
1.泥土和水混合而成的半流體。
1.指農民。舊時多為對農民的蔑稱。
1.用泥金顏料繪畫于扇面的扇子。
1.用泥金涂飾的箋帖。唐以來用于報新進士登科之喜。
1.菊花名。
1.猶泥水。亦指視為污泥濁水;賤視。
1.猶嗜酒。
1.爛泥淤積的低洼地。多比喻難以自拔的困境。
1.爛醉。
2.污穢破爛。
1.見"泥犂"。
1.亦作"泥犁"。
2.佛教語。梵語的譯音。意為地獄。在此界中,一切皆無,為十界中最惡劣的境界。
3.船民用來固定鐵錨的一種工具。
1.泥塑龍像。古人用以祈雨。
2.喻無用之物。
1.阻塞干涸。
1.陷沒在泥中。
1.宋徽宗第九子康王構(宋高宗)再度使金,至磁州,留守宗澤勸留,不從。澤乃借神以止之,曰此間有崔府君廟,甚靈,可以卜珓。是夜人報廟中泥馬銜車輦等物填塞去路。康王因止不前。事見《宋史.宗澤傳》◇敷演為泥馬渡康王故事。
1.浙江濱海地區用在泥灘上滑行的器具。
1.拘守空名,不求實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