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謂東郊﹑南郊﹑西郊﹑北郊﹑中郊。古代禮儀,帝王于五郊設祭迎氣。立春之日,迎春于東郊,祭青帝句芒;立夏之日,迎夏于南郊,祭赤帝祝融;立秋前十八日,迎黃靈于中兆,祭黃帝后土;立秋之日,迎秋于西郊,祭白帝蓐收;立冬之日,迎冬于北郊,祭黑帝玄冥。
1.亦作"焝晃"。
2.光明貌。
1.光榮的行狀。
1.亦作"焝鑒"。
2.明顯的鑒戒。
也作炯誡”。明白顯著的鑒戒申之以炯戒|所以昭炯戒,激眾憤,圖報復也。
1.見"炯戒"。
1.明亮;光亮。
1.閃爍而帶有寒意。
1.亦作"焝然"。
2.明亮貌。光明貌。
3.明白貌。
4.健旺貌。
1.光明磊落的思緒。
1.忠誠的心;光明的心地。
1.明銳的眼光。
1.猶榮耀。
1.明亮的燭火。
1.水勢回旋貌。
1.窘迫狹隘;窄小。
1.窘困破敗。
1.脅迫暴戾。
2.窮困。
1.窮困﹐拮據(jù)。
2.逼迫而使人至于困境。
1.窘迫疲敝。
1.急步。
2.步履艱難。
1.窮困匱乏。
1.困頓貌。
〈書〉窘迫。
1.亦作"窘蹴"。亦作"窘促"。
2.困迫;局促。
1.見"窘蹙"。
1.猶窘困。
1.窘迫困厄。
1.窮困;貧乏。
1.急迫恐慌。
1.困迫危急;困難緊急。
2.為難著急。
1.窮盡。
1.困迫。
1.急迫惶恐。
1.艱困;窮盡。
1.窮困潦倒。
1.困苦。
1.貧困;窘困匱乏。
1.窘迫困難。
1.逼窄的道路。
1.迫害。
1.拘謹緘默。
1.謂因受阻而為難。
1.匱乏;窮盡。
1.窘迫窮困。
1.窘迫貌;拘束貌。
1.困迫凌辱。
1.困迫為難的神態(tài)。
1.窘迫﹐為難。
2.局促﹐不流暢。
1.急迫驚懼。
1.約束;拘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