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執持明鏡。喻帝王受天命,懷明道。
2.泛指手握鏡子。
1.粗俗之人。
2.古代對南方某些少數民族的泛稱。又稱俚子。
1.南詔語"百姓"的音譯。
1.見識淺陋的儒生。
1.普通百姓家庭。
1.民間的說法。
粗俗。
1.民間的,鄙陋的議論。
2.謂淺近的語句。用于自謙。
1.指民間。
1.粗俗淫穢。
1.民間諺語。
1.民間歌曲。
1.粗鄙,不文雅。
1.醫術粗淺的民間醫生。
1.俚俗,粗劣。
1.古代對南方某些少數民族的稱呼。
1.邐迤。連綿不斷貌。
2.供上下行走的斜道。
1.形容說話啰唆不清楚。
形容說話fe3bK舨磺逅哩哩羅羅了半天,誰也不知道他說些什么。
形容說話啰唆不清楚。
1.猶嘰哩咕嚕。形容說話不清楚。
1.歌曲襯字。無義。
1.猶言如此這般或那個。
1.曲折連綿貌。
1.連續不斷貌。
1.曲折連綿貌。
1.見"邐迤"。
1.曲折連綿貌。
1.謂政治修明安定。
1.至治的根本。
1.紋理相次。形容細密。
2.猶理順。謂于道理切近。
1.猶申辯。
1.梳理鬢發。
1.治軍,統領軍隊。
1.統治的權力。
管理財物或財務當家~ㄧ~之道。
1.古司法官名。即法曹。
1.猶扶杖,拄杖。
〈方〉對別人提到的事情或剛說完的話表示意見(多用于否定)別理他的茬兒ㄧ人家跟你說話,你怎么不~?
1.猶審理。
1.治理財產。
1.善于辦事的好名聲。
1.處理。
1.治世。
1.道理;理法。
2.理政之道。
3.指文章的義理。
1.謂政治安定。
1.督促辦理。
2.訂正;整理。
1.猶督辦,催辦。
1.宋朝皇帝理宗﹑度宗的并稱。
理虧。
1.審理判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