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謂架木造屋。
1.古代以北斗星斗柄的運轉計算月分,斗柄指向十二辰中的寅即為夏歷正月。
2.指夏歷正月。
3."三正"之一。指以夏歷正月為歲首的歷法。
1.夏歷正月。
1.古代冬季大閱,州里之長立旟旗以為標志,象征勇猛﹑敏捷。建,樹立;旟,畫有鳥隼的旗。
2.指大將出鎮。
開國后第一次建立年號;也泛指建國。
1.見"建章宮"。
1.亦省稱"建章"。
2.漢代長安宮殿名。
3.南朝宋時以京城建康(今江蘇省南京市)北邸為建章宮。
4.泛指宮闕。
機關、軍隊的組織編制和行政區劃等制度的總稱。
1.見"建置"。
1.亦作"建寘"。
2.扶植。
3.建立;設置。
4.建造;興建。
5.猶建樹。 6.設施。
1.謂建立中正之道,以為共同的準則。
以建筑物為表現對象的攝影。要求運用一定的攝影技術和構圖技巧,表現建筑物的形體、式樣、細部和色調等特征,以表達建筑物所反映的時代歷史特征、物質文化風貌和科學技術水平。
1.謂聲音柔細。
2.貴重精致。
嬌嫩小巧~的女孩子ㄧ~的野花。
1.謂柔媚的笑。
1.小性兒。謂受不得委屈的性情。
形容少女害羞的樣子。
1.柔美,艷麗。
1.美麗的容貌。
1.驕陽。嬌,通"驕"。
(對小孩)寵愛放任,不加管教。
1.艷麗;妖媚。
2.指美女。
1.喻柔嫩纖細的手指。荑,始生的白茅嫩芽。語出《詩·衛風·碩人》"手如柔荑。"
1.俊美。
1.驕縱放蕩。嬌,通"驕"。
1.柔弱倦怠貌。
1.柔聲細語。
1.清越和諧的聲音。
2.嫵媚的風姿。
1.年輕,年少。
1.美麗的姿容。
2.指美女;女子。
1.指少女。
1.猶嬌癡。
1.使原有淳厚的社會風氣變得浮薄。
1.浮避壞。
1.指浮薄的社會風氣。
1.浮薄不純。
1.謂飲酒。
1.謂社會風氣衰頹。
2.輕浮少禮。
1.飲酒解除愁悶。
1.見"澆淳散樸"。
1.謂社會風氣浮薄﹑動蕩。
1.灑酒祭祀﹑禱告。
1.一種經營應時食品的商店。
1.灑酒祭奠。
1.浮避壞。
1.浮薄詐偽。
1.浮薄的社會風氣。
1.灌溉。
1.漢劉向《新序.雜事四》載梁與楚的邊亭皆種瓜。楚亭人妒恨梁人的瓜長得好,夜往毀之。梁縣令宋就制止了梁人的報復,并派人幫助楚人灌瓜,使楚瓜日美。楚王以重金相謝,與梁交好◇因以"澆瓜之惠"比喻以德報怨,不因小事而引起紛爭。
①把流體向模子內灌注~混凝土。②澆水灌溉。
1.舊時稱日常開支。澆,指飲食;裹,指衣服。
2.方言。猶整治,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