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退回;返回。
2.交還;歸還。
1.喉嚨口;咽喉。
1.因失敗而受損失。
2.謂敗落,破落。
3.猶喪亂。
1.古代喪禮中持杖期以上的重服者跪拜賓客時的拜禮。以額觸地而后拜。
1.亡國。
1.即殃榜。陰陽先生開具死者年壽及回煞等事的文榜。舊時官廳視此為證明死亡之憑照。
1.惡聲惡氣地說話。
1.喪事與疾病。
1.送葬者坐的車。
2.運載靈柩的車子。
1.停靈治喪的地方。
1.形容惶恐無主的樣子。
1.謂喪禮之義。
1.喪失德行。
2.缺德。
1.古喪禮中指死者未葬前的祭奠。
1.謂因遭侵奪而損失。
1.亦作"喪旛"。
2.喪家懸掛的白色狹長形的旗幟。
1.見"喪幡"。
1.預兆死亡的云氣。
1.居喪所穿的衣服。
2.指服喪或服喪的期限。
1.《易.巽》"喪其資斧。"高亨注"資,貨也;斧,銅幣之作斧形者。資斧猶言錢幣也。"后以"喪斧"謂失去行旅之費。
1.失去庇護。
1.喪家之狗。
1.服喪時所戴的一種帽子。
1.亡國。
1.不吉利的話。
1.指諸侯臣下的喪事及荒年。
1.同"喪魂失魄"。
1.失魂落魄。形容驚恐之極或心神不定的樣子。
1.喪亂。
1.喪事。
1.古喪禮。葬后之祭稱喪祭。
1.舉喪之家。
1.見"喪家之狗"。
1.見"喪家之犬"。
1.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"孔子適鄭,與弟子相失,孔子獨立郭東門。鄭人或謂子貢曰'東門有人,其顙似堯,其項類皋陶,其肩類子產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喪家之狗。'"后因以比喻失去依靠﹑無處投奔或驚慌失措的人。
1.同"喪家之狗"。
1.喪失其家無所依存的人。
1.喪失德行,失去檢點。
1.形容沒有人性,兇殘惡毒到了極點。
1.失神,神不守舍。
1.靈柩。
1.謂喪家所在。常用于訃告中。
1.灰心失望。
1.人死后所需的棺槨﹑衣被之類。
1.謂遭親喪而哭泣致哀。
1.有關喪事的禮儀﹑禮制。
1.死尸;靈柩。
1.謂喪失軍紀,軍中律令不行。多用為軍事失利的婉辭。
1.死亡禍亂◇多以形容時勢或政局動亂。
1.滅亡;死亡。
1.叢辰名。星命家以為一歲十二辰都隨著善神和兇煞,叫叢辰。喪門是兇煞之一。《協紀辨方書.義例一.喪門》"《紀歲歷》'喪門者,歲之兇神也,主死喪哭泣之事。'"因以稱惡人或使人倒霉的人為喪門。
2.詈詞。喪家之門。
3.猶言詛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