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揣測;揣度。
1.制鞋帽所用的模型,多用木制。
1.垂掛著玉佩。語本《詩.小雅.大東》"鞙鞙佩璲。"
1.指蜘蛛類懸絲結(jié)網(wǎng)。
1.佩玉累垂貌。
1.引持繩索。
1.穿靴執(zhí)板以謁上官。謂官宦生涯。
1.亦作"韞鼻"。
2.靴幫足尖處的凸出部分。舊時(shí)以"嗅靴鼻"﹑"吮靴鼻"形容巴結(jié)﹑奉承。
1.古代城墻的一種附屬建筑。
1.亦作"韞刀"。
2.一種置于靴中的短刀。
1.亦作"韞刀誓死"。
2.語出《舊唐書.李光弼傳》"初,光弼將戰(zhàn),謂左右曰'戰(zhàn),危事,勝負(fù)系之。光弼位為三公,不可死于賊手,茍事之不捷,繼之以死。'及是擊賊,常納短刀于靴中,有決死之志,城上面西拜舞,三軍感動。"后因以"靴刀誓死"謂戰(zhàn)死沙場的決心。
1.亦作"韞服"。
2.靴子與衣服。泛指衣著服式。
1.亦作"韞工"。
2.鞋匠。
1.長子的戲稱。靴的后跟叫"掌子",因諧稱長子。
1.亦作"韞笏"。
2.靴與笏。古代官員在朝覲或其他正式場合用。
1.即靴笏。
1.即靴工。
1.指靴子。
1.亦作"韞履"。
2.靴子。
1.亦作"韞帕"。
2.《后漢書.輿服志下》"秦雄諸侯,乃加其武將首飾為絳袙,以表貴賤。"《舊唐書.李光弼傳》"茍事之不捷,繼之以死。及是擊賊,常納短刀于靴中,有決死之志。"后因以"靴帕"借指武將戎服。
1.亦作"韞袍"。
2.宋時(shí)天子祭祀禮服的一種。
1.亦作"韞皮"。
2.制靴的皮革。
1.唐開元天寶年間從駕宮人或士人之婦乘馬時(shí)的胡裝服式。
1.古代的一種折扇。
1.即靴筒。
1.即靴筒。
1.靴子上的筒形部分。
1.即靴筒。
1.亦作"韞文"。亦作"靴紋"。
2.靴皮的花紋。形容細(xì)波微浪。
1.對奧妙旨趣的欣賞。
2.猶獎賞,賞識。
3.游賞。
1.暗室。
1.黑土,即北方的土地。古代天子用五色(青﹑赤﹑白﹑黑﹑黃)土封五方諸侯。封于東方者取青土,封于南方者取赤土,封于西方者茸土,封于北方者取黑土,封于上方者取黃土。各取其色物,裹以白茅,封以為社。玄社指北方的封國。
1.精神。
1.指超越世俗的境界。
1.釋道稱深通經(jīng)義﹑教義的人。
1.黑色石頭。
2.一種形似磁石的石頭。可用于醫(yī)藥。
3.指石碑或墓碑。
4.山名,在洞庭湖西。
5.傳說中知酒味的人,姓劉。相傳嘗于中山酤得千日酒,一醉千日始醒。見晉張華《博物志》卷五。
1.集市。
1.深奧的事理。
2.神奇的事情。
1.墓室。
2.暗室。
1.指頭發(fā)未白。謂在盛年。
1.指漢揚(yáng)雄所撰的《太玄》一書。
2.《老子》有"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"之語,后遂以"玄書"指稱《老子》。
1.天樞,北斗第一星。亦泛指北斗星。
2.指把握道的奧義的樞紐。
1.焚化給上天或神祇的祈禱文詞。
1.神秘的法術(shù)。
1.神話中的一種仙藥。
2.厚霜。
1.傳說中的北方水名。
2.泛指北方之水。
3.猶清水。
1.中藥玄石的別名。見明李時(shí)珍《本草綱目.金石四.玄石》。
1.北方。
1.遠(yuǎn)思。
2.指不著實(shí)際的空想。
1.道場。
1.同駕一車的四匹黑馬。亦指四匹黑馬同駕之車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(xué)習(xí)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(dān)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(zé)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