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帝王的特別詔令。
〈方〉①丈夫的母親。②祖母。③尊稱老年婦女。
1.多皺的面孔。
1.臉朝下仆倒。
1.秦人在城上建造的營衛室。
1.滿語音譯。舊說是狗的意思。
1.偏倚。
1.對傳說中西王母侍女許飛瓊的昵稱。
1.四邊高的土山。
1.阿諛隨順。
2.謂誣妄不實。
3.偏袒回護。
1.阿諛曲從。
1.阿附權勢﹐以求得高位厚祿。
1.亦作"阿?"。
2.象聲詞。噴嚏聲。常用以表示背地里被人說及。
1.古樂曲名。
1.見"阿撓"。
1.復姓。西域堅昆國﹐又名黠戛斯﹐其君曰"阿熱"﹐遂姓阿熱氏。見《新唐書.回鶻傳下》。
1.稱堂弟。
2.指晉王戎。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雅量》﹕"王戎七歲﹐嘗與諸小兒游。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。諸兒競走取之﹐唯戎不動。人問之﹐答曰﹕'樹在道邊而多子﹐此必苦李。'取之信然。"王戎遂為早慧的典型◇因以"阿戎"稱美他人之子。
1.偏袒寬容。
印度的民族之一。另有少數分布在不丹。約1269萬人(1985年)。講阿薩姆語。多信印度教和伊斯蘭教。主要從事農業。
西亞內陸國。在外高加索地區。面積866萬平方千米。人口713萬(1990年)。首都巴庫。全境一半以上為山地。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為經濟支柱。
西亞的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在伊朗和阿塞拜疆,另有少數分布在伊拉克、土耳其等國。750萬人(1996年)。講阿塞拜疆語。信伊斯蘭教。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,園藝和織毯業發達。
加納的民族之一。約330萬人(1985年)。講阿散蒂語。信多神教,部分信基督教新教。主要從事農業。
1.哥哥的妻子。
2.稱年紀與自己差不多的朋友的妻子。
3.方言。嫖客以外的人對妓女的稱呼。
1.梵語的譯音。義譯為無數。
1.佛教語。謂無數極長之時節。
1.見"阿僧祇劫"。
1.謂曲意逢迎上司。
1.即阿?。
1.方言。父親。
1.曲從(君上的)過失。
1.稱僧人。
1.迎合時好。
1.迎合世俗和時尚。
1.古突厥姓氏。唐代有阿史德頡利發。見《舊唐書.突厥傳上》。
1.古突厥姓氏。唐代有阿史那忠。見《舊唐書.突厥傳上》。
1.南朝梁劉孝綽的小名。
1.迎合世俗。
1.曲意迎合當時社會的陳規陋俗。
1.迎合世俗﹐取悅于人。
1.偏愛﹐偏好。
1.叔父。
2.婦女稱丈夫的弟弟。
1.見"阿那"。
1.樹木名。
2.即阿育王。詳"阿育王"。
1.疑問代詞。猶言誰﹐何人。
1.阿諛隨順。
1.[德aspirin]藥名。有機化合物﹐白色結晶﹐稍帶酸味。有解熱﹑鎮痛作用﹐可治頭痛﹑神經痛等。
1.偏私﹐不公道。
南美洲智利北部的沙漠。沿太平洋海岸南北伸展約1100千米。氣候極端干燥,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,常連續幾年無雨。硝石和銅藏量豐富。有世界最大的丘基卡馬塔露天銅礦。
1.太君。古代官員母親的封號◇用以對他人母親的尊稱。
1.母親。
1.古蒙古語。指六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