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放風箏的一種附加物。風箏升空后,將附加物掛在線上,隨風鼓起,沿線而上。有的附有爆竹,有的附有彩飾。
1.動聽的言辭。
2.佳句;妙語。參見"絶妙好辭"。
1.指國君對臣下特別的恩賜。
1.狠打。
2.猶好歹。不管怎樣。
1.喜好做大事。
2.喜歡夸大。
指不管條件是否許可,一心想做大呈,立大功(多含貶義)。
1.比喻有所偏愛,抱門戶之見。
1.猶言好端端。
1.好主意。
2.猶好歹。無論如何。
3.猶好歹。將就;勉強。
4.表示反詰,相當于莫非,難道。
喜好和厭惡,指興趣~不同丨不能從個人的~出發(fā)來評定文章的好壞。
1.美貌的婦女。
2.美妻。
1.泛指精美的食物。
1.愛強,好勝。
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的目標。‘務(wù)’也作騖。
1.比喻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。語出《宋史·道學傳一·程顥》"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,卒無成焉。"
1.見"好個"。
1.猶好歹。無論如何。
1.謂喜愛古代的事物。
1.容易乖違。多指離別,不如意。
1.較好的官職缺額。
1.喜悅貌。
2.猶認真,努力。
3.形容很好,完好。
4.謂平白無故,無端。
5.唐樂妓名。唐杜牧《張好好詩》序"牧太和三年,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,好好年十三,始以善歌來樂籍中。"后泛指樂妓。 6.猶大大。多用來形容程度深。
(~的)①形容情況正常;完好那棵百年老樹,至今還長得~的丨~的一支筆,叫他給弄折子。②盡力地;盡情地;耐心地大家再~想一想丨我真得~謝謝他丨咱們~地玩兒幾天丨你~跟他談,別著急。
1.方言。形容態(tài)度和善。
2.方言。著實。
1.好興致。
1.謂極易得到報應(yīng)。
1.指諸侯間友好的會盟。
2.泛指盛會。
1.古代在飲宴時,為表示友好而贈送給客人的禮品。
1.喜好結(jié)交。
1.愛清潔。常指嗜潔成癖。
1.謂慣于無保留地進直言。
1.嗜好飲酒。
1.精美的酒器。借指美酒。
2.高官厚祿。
1.舊時指求人照顧或饒恕而送與的錢財。
1.猶嘴硬。
1.形容容貌美好。
1.見"好力寳"。
1.喜好娛樂﹑逸樂。
1.喜好勇力之士。
1.又名"好來寶"。蒙古族的一種曲藝。流行于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。原為民間歌手自拉自唱﹑自問自答,現(xiàn)在有獨唱﹑對唱﹑合唱等形式,用時夾有快板節(jié)奏的說白,用四胡或馬頭琴伴奏。
1.貪圖財利。
1.比喻有志氣的人立志別圖,即使遭受挫折,也決不走回頭路。
1.詆毀,誹謗。
貼上封條。
1.東漢嚴光與光武帝劉秀少時同游學。秀即帝位后﹐光變姓名隱遁。秀派人覓訪﹐征召到京﹐授諫議大夫﹐不受。因共偃臥﹐光以足加帝腹上。事詳《后漢書.逸民傳.嚴光》◇遂用為典實。
①把原材料、半成品等制成成品,或使達到規(guī)定的要求來料~ㄧ~成型 ㄧ面粉~廠。②指做使成品更完美、精致的各種工作技術(shù)~ㄧ藝術(shù)~。
1.施工。
2.加工。
3.謂更加努力。
4.古代法律謂以實際行動幫助殺人的犯罪行為。
1.加價。
1.于本職外兼領(lǐng)的其他官職。
2.晉升官階。參見"加官進祿"﹑"加官進爵"。
3.舊時在戲曲正式節(jié)目演出前外加的單人或多人表演。表演者身穿紅袍,戴笑容假面具(名"加官臉"),不作唱白,邊跳邊向觀眾展示手中所持寫有頌詞的條幅,又稱"跳加官"。多于節(jié)日或喜慶之時行之。
4.指加官臉。
1.晉升官位,增加俸祿。
1.扮演跳加官時用的面具。
1.殺害;傷害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