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指宋代韓琦﹑范仲淹﹑富弼﹑歐陽修。
1.猶縱橫。
1.順從意愿。
2.見"從心所欲"。
3.由衷;發自內心。
任憑心意,想怎樣就怎樣。語出《論語·為政》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?!焙笠灿靡灾复呤畾q值吾師從心所欲之年。也省作從心”實已年近從心。
1.向新的方面發展。
2.重新。表示從頭另行開始。
3.重新。再一次。
1.信從,信奉。
1.謂月球視運動進入箕﹑畢二星的天區。
即附加刑”(270頁)。
1.隨行。
2.仿效其行為。
1.放任天性。
1.同祖伯叔之子年長于己者。即堂兄。
1.稱已死的伯叔。
1.依從允許。
1.就學。
1.即殉葬。
1.即合縱之約。
1.就業;從事某種職業。
1.見"從一而終"。
1.謂一女不事二夫,夫死不得再嫁。
2.比喻忠臣不事二主。
1.采取適宜的做法;怎么適宜便怎么做。
1.古代祭器名。形近于鼎,故稱。
1.趨就正義。
1.宋代武舉進士第二名所授的官銜。
1.服勞役。
2.謂赴任官事。
3.指奴仆。
1.放縱;放任。
1.猶遂意,如愿;隨從己意。
1.見"從諛"。
1.亦作"從游"。
2.隨從出游。
3.與之相游處。謂交往。
4.隨從求學。
1.見"從諛"。
1.亦作"從臾"。亦作"從恿"。
2.慫恿;奉承。從,通"慫"。
1.隨順自己的意愿。
2.服從于自己的私欲。
1.合縱之約。
1.戰國時有合縱之約的六國之長。
1.聽從,允諾。
1.殉葬;陪葬。
1.隨從人員。
2.指仆從。
1.隨軍出征。
1.趨從正道。
2.依從正體。
3.遵循,修正。
1.參與政事;處理政事。
2.指服官役。
1.堂房侄子。
1.從實。
個人因受群體的壓力,改變初衷而采取與多數人一致的意見和行為。與盲從不同,從眾者不一定認為別人的意見或行為正確。它的產生有對事物本身認識凝,群體人數多、內聚力強,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與能力低等情境方面的原因,也有智力低、情緒不穩定、缺乏自信、害怕權威等個性方面的原因。
1.同"差之毫厘,謬以千里"。
2.牦﹐亦作"厘"。
1.等級次序。
1.吏部對地方官吏的選派任命。注,注官,即按資敘授官。
1.方言。用流氓手段進行詐騙。
1.方言。稱設圈套騙取財物的流氓集團或使用詐騙手段的壞分子。
1.一種文字游戲。把一個字拆開,使成一句話。如宋黃庭堅《兩同心》詞"你共人女邊著子,爭知我門里挑心!"拆開的字合并起來是"好"﹑"悶"兩字。
1.用拆字法編的謎語。
1.方言。謂背后說人壞話。
1.拆掉,除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