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《史記.酈生陸賈列傳》"一歲中往來過他客,率不過再三過,數見不鮮,無久慁公為也。"司馬貞索隱"數見音朔現。謂時時來見汝也。不鮮,言必令鮮美作食,莫令見不鮮之物也"◇稱某種現象經常看見為"數見不鮮"。
1.把書畫﹑文件等用臨摹﹑照相等方法復制成縮小了的印刷版本。
2.用作比喻。
1.即縮略語。詳"縮略語"。
1.濾酒去渣。
1.猶蹙額。不愉快﹑不舒服的樣子。
1.謂祭品縱陳于俎。
1.猶嘻嘻。笑聲。
1.紛披貌。
1.發垂貌。
1.石首魚的別名。
1.管轄的部門或管領的部屬。
1.擅長之處,長處。
1.所要掌握的。
1.從何而出。
2.謂出主意。
3.指出產的物品。
1.除授。
1.指所駐之地。
1.所向;所往。
1.謂心志所在。
1.猶言所向無敵。
1.得到的(東西)。
國家對個人、生產經營等經濟組織的各種所得所課征的稅。有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。
1.花費的錢財不計其數。
1.歸依;歸宿。
2.歸向;歸屬。
3.稱贊。
1.指擔任的職務。
1.所承繼的。
1.佛教語。謂受教化者。
1.懷抱;心中所想。
2.憂傷;哀憐。
1.親密的朋友,知己。
2.情人。
1.可及。
1.急于追求;急需。
2.謂急切關心。
1.看到的。
2.猶見解;意見。
1.所持的見解大致相同。
1.看到的和聽到的。
1.住宅;住處。唐劉長卿有《過鄭山人所居》詩。
1.謂難以做到(的事)。
1.所能比擬。
2.所作(文章)。
1.期望。
1.親人;親近的朋友。
1.謂所欽佩的人。
1.佛教語。所解的義理。
1.受沾染;受影響。
1.所往。
1.要好的朋友。
1.傷害。
1.生身父母。
2.出生之地。
3.謂親生子女。
4.種植的。
5.指生養的。
1.相識。亦指相識的人。
1.亦作"所是"。凡事,事事。元曲習見。
2.指某一件事,這件事。
1.所有。
2.見"所事"。
3.謂自以為是。
1.所嫁之人,丈夫。
1.說的話,言論。
2.說,陳說。
1.猶職責。
2.有司。指主管的官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