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見"水中撈月"。
1.假托皇帝的命令發(fā)兵。
1.強行糾正。《荀子.臣道》"事中君者,有諫爭無諂諛;事暴君者,有補削無撟拂。"楊倞注"撟,謂屈其性也;拂,違也。撟拂則身見害,使君有殺賢之名﹐故不為也。"一說,為矯枉弼正。王先謙集解引盧文弨曰"拂,讀為'弼'。"
1.出眾貌。
1.矯枉過正。謂糾正偏差而超過必要的限度。
1.謂敲詐勒索?!稘h書.武帝紀》"將百姓所安殊路,而撟虔吏因乘勢以侵蒸庶邪?何紛然其擾也!"顏師古注引韋昭曰"凡稱詐為矯,強取曰虔。"一說為撓擾。參閱王念孫《讀書雜志.漢書四》。
2.謂倔強任性。
1.矯揉造作。謂過分做作﹐極不自然。
1.選取。
1.舌翹起不能出聲。形容畏葸難言或驚訝的樣子。語出《史記.扁鵲倉公列傳》"舌撟然而不下。"
1.矯首﹐舉頭。
1.欺詐。
1.伸引手足。謂按摩。用以養(yǎng)生﹑治病。
1.矯制。謂假托皇帝的命令。
1.指狡猾兇暴之人。
1.蠻橫執(zhí)拗。
1.狡客。
1.兇害之蟲。
2.猶狡獸。
1.猜疑妒忌。
1.狡猾詭詐。
1.狡猾兇悍。
2.謂壯健勇武。
1.容貌秀麗。狡,通"姣"。
1.見"狡狠"。
1.亦作"狡很"。
2.狡詐狠毒。
1.狡詐蠻橫。
詭計多端,不可信任。也作狡滑。
1.狡猾機敏。
1.淆亂。
狡猾的計謀。
1.猶詆毀。
1.靈活敏捷。
1.猶好勝。
1.狡猾奸詐。
1.狡頑違抗。
1.巧詐之口。謂善辯。
狡辯抵賴百般~。
1.狡猾的官吏。
1.為害作亂。
1.狡詐的計謀。
1.狡詐煽惑。
1.矯健兇猛的野獸。
1.見"狡筭"。
1.狡猾奸詐。
2.亦作"狡笇"。猶虛張。
1.奸邪。
1.姣美的少年。
2.《詩.鄭風》有《狡童》篇,譏刺公子忽◇以"狡童"借指壯狡昏亂的國君。亦作"狡僮"。
3.指霸占一方的割據(jù)者。
4.未成年的童仆。
1.指商代箕子作的《麥秀歌》。
1.比喻國君得了天下,就殺害謀士功臣。
1.見"狡兔得而獵犬烹"。
1.狡猾狂妄。
1.狡詐虛偽。
〈書〉狡詐。
1.狡詐陰險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