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官署名。負責管理出入海港船舶、商務等。唐代在廣州設市舶使,宋代于廣州、泉州、明州(治今浙江寧波)、杭州、密州(治今山東膠縣)等地設提舉市舶司,置提舉官。元代、明代稱市舶提舉司。
1.秋風。
1.秋風和白露。亦借指秋天。
1.金質的或金飾的鳳形熏爐。
2.見"金鳳凰"。
3.臺名。
4.鳳仙花的別稱。
5.琵琶﹑琴﹑箏之屬。因弦柱上端刻鳳為飾﹐故稱。
1.車轄之飾物。
2.織物上的金色鳳形圖案。
3.金制的鳳凰形首飾。
4.比喻美好的新事物。
在重慶市與南川市南。拔2251米。多石灰巖地形,山峻水秀,森林茂密。特產銀杉。有金佛寺、古佛洞、老龍洞、龍崖城、金山、母子峰、石人峰、雙溪橋、望天石、八仙聚會、仙女散花等名勝古跡。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。
1.剛夫。指剛強的男子。一說指多金的男子。
1.麩金﹔沙金。
1.金氣伏藏。多用以指炎熱的伏天。按我國農歷﹐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﹐第四個庚日為中伏﹐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﹐此即所謂"庚日必伏"﹐而庚﹐五行屬金﹐金畏火而金氣伏藏﹐故稱。
1.金鑄的鳧。帝王陪葬物。
2.燈名。
3.鳧形香爐。
1.荷花的美稱。
1.猶符命。古代謂天賜與人君的符瑞﹐以為受命之憑證。
2.古代帝王授予臣屬的信物﹐包括銅虎符﹑金魚符﹑金符牌等。
1.斤和斧。
2.指以黃金為飾的斧﹐古時用作天子之儀仗。
1.節儉簡樸。
1.持節的大將。泛指總軍戎者。
2.猶節帥。
1.遞減。
1.指文字因筆畫方正所顯露的棱角和屈折處。
1.逐次;逐一。
2.猶處處。
3.整飭貌。
4.象聲詞。
1.形容相隔極短﹐緊相連接。
1.舊時杭州風俗﹐年初一把芝麻梗插在屋檐頭﹐取"芝麻開花節節高"之義以求日日進步﹐稱為"節節高"。
2.曲牌名。取自南曲《柳搖金》的后四句。以嗩吶或笛演奏。在京劇等戲曲中多用以伴奏禮儀動作﹐或只用前半段﹐作為劇中演奏樂器時的"效果"。
1.毗連成列貌。
1.象聲詞。鳥雀鳴聲。
1.舊時斷裂四肢﹑分解骨節的酷刑。
2.草木枝葉殘謝脫落。
3.謂樂曲節奏分明。
4.剖開竹節。喻順利無阻。
1.氣節;操守。
1.謂節制約束而又剛毅堅強。
1.猶節旄。
1.猶節物。應時節的景物。
1.舊時稱逢節日向所聘請者贈送的錢物。
1.節制飲酒。
2.江南舊俗﹐稱冬至前夕飲酒為節酒。
1.猶峻節。
1.猶節概。
1.猶節食。
2.方言。時機﹐機會。
1.猶節哀。
1.謂有所節制﹐不過分勞累。
1.節制享樂。
1.草枯萎時莖節斷落。
1.守節的寡婦。
過節時贈送的禮物。
1.謂嚴正不貪。
1.謂賦斂有度。
1.節操堅貞。
1.節制度量﹐限量。
1.見"節料錢"。
1.宋代逢時逢節分送的供娛樂用的錢。也稱"作劇錢"﹑"則劇錢"。宮廷中也有此俗。宋岳珂《愧郯錄》有《國初宮禁節料錢》。
封建禮教上指婦女守節或殉節。
1.猶節嗇。
1.《荀子.富國》"故明主必謹養其和﹐節其流﹐開其源﹐而時斟酌焉。"今以"節流"指節約開支。
1.唐宋節度使植纛之樓。
1.從整篇文字里摘取重要的部分。
1.猶節離。
1.良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