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浸漬,滲透。
1.猶衷臆。
1.正確的根據。
1.產珠之海,喻富庶地區。
2.泛指我國南部海疆。
3.市名。在廣東省珠江入海口的西側,1953年設縣,1979年改為省轄市,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基地之一?,F已成為經濟特區。
在廣東省珠江口外。1979年設市,1980年辟為特區。人口3518萬(1995年)。是以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和游覽事業為主的新興城市。城市環境優美,有海濱公園、香爐灣、鯉魚嘴、大鏡山、百廉洞等名勝古跡。
1.蚶的一種。
1.汗珠。
1.比喻文辭豐贍,若河流不竭。
1.謂人眉間骨隆起如連珠,古人以為帝王圣賢之相。
1.圓轉如珠的歌喉。
1.指采珠的民戶。
2.珠飾的門戶,多指閨房。
1.用珠穿綴而成的花狀頭飾。
1."珠還合浦"的省略。
語出《后漢書·孟嘗傳》合浦產珍珠,因地方官貪污,采求無厭,珠徙至界外日南地方◇孟嘗任太守,革除前弊,去珠復還。比喻失而復得或去而復還。
1.綴珠的環形飾物。
1.珠簾。
1.比喻月光。
1.形容女子的肌膚潔白美好。
1.精美的琴徽。亦為琴的美稱。
①珠玉金玉珠璣比乎身|簪珥珠璣。②比喻美好的詩文繪畫等珠璣續向筆頭生。③形容聲音圓潤清脆十三弦上迸珠璣。
1.泛指美女。
2.特指石崇歌妓綠珠。
1.飾以珠絡的發髻。
1.珠飾的馬鞍坐墊。
中國南方大河。舊稱粵江”。原指廣州到虎門的河段,現為西江、北江和東江的總稱。三江匯流于珠江三角洲河網區后流入南海。西江為干流,長2210千米。珠江水系流域面積4526萬平方千米。水量豐富,在中國河流中居第二位‖沙量小,富水能資源〗運價值僅次于長江,為聯結兩廣的內河航運干線。
中國東南沿海最大的平原。在廣東省中部。包括西江、北江三角洲和東江三角洲。由珠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。面積11萬平方千米。拔50米左右。東、西、北三面為山地、丘陵圍繞,平原上殘丘兀立,分布廣泛∮網縱橫,汊道眾多。經濟發達,人口稠密。
1.即星相家所稱前額隆起的"月角"。為圣賢之相。古人以為月是水精,珠亦為水精,故名。也稱淵角。
1.綴珠的裙帶。
1.顆狀物的美稱。
2.借喻男嬰。
1.對采珠者征收的賦稅。
1.真珠蘭的省稱,即金粟蘭。以其蓓蕾如珠,故名。
2.茶名。
侗族民間故事、敘事長詩。青年情侶珠郎與娘美為爭取婚姻自由離家出走,受雇于惡霸地主吳銀宜。吳銀宜欲霸占娘美,遂害死珠郎。娘美佯允改嫁吳銀宜,用智謀將他殺死,攜珠郎遺骸遠去。
1.像珠子一樣明亮。
1.珠飾的馬絡頭。
2.指馬。
1.花骨朵。
1.眼淚。淚滴如珠,故稱。
1.珍珠碎粒。
2.謂以珍珠當瓦礫。
3.珍珠與砂礫。比喻好與壞。
1.指日月﹑五星同時出現于天的一方。語本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"日月如合璧,五星如連珠。"顏師古注引孟康曰"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,七曜皆會聚斗﹑牽牛分度,夜盡如合璧連珠也。"
2.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。
1.珍珠綴成的簾子。
語出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日月如合璧,五星如連珠?!北局敢环N天象◇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。
1.同"珠聯璧合"。
1.林木的美稱。
2.指佛寺。
3.比喻著述豐富。
4.指士林。
1.謂如珠玉之鏗零,錦繡之燦爛。比喻文詞華麗﹑鏗鏘。語本《魏書·宗欽傳》"口吐瓊音,手揮霄翰,彈毫珠零,落紙錦粲。"
1.比喻珍物殘破毀壞。
1.圓珠般的溜光。
1.如珠之流轉自如。喻文詞流利。
1.喻時光之流逝。
1.皇冕前后的珠串。常借指帝王。
2.比喻似珠飾冕旒之物。
1.石榴的美稱。
1.珠飾的窗欞。
1.婦女首飾名。網狀,綴以小珠。
1.綴珠而成的鳥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