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見"聲勢"。
1.一方的屏藩。指地方軍政長官。
1.各地出產的珍奇物品。
1.指大地。
2.指地神。
1.并起。
1.棱角分明貌。
1.正直而懇切。
1.尚且;還要。
2.猶方將。將會;將要。
3.正當;正值。
4.方才。
1.猶交情﹐情誼。
2.指有交情的友人。
指志行、品德、操守堅正。
1.謂所執持的處世主張或工作方法。
1.操刀細割。比喻認真處理政事。
1.操練。
1.操琴﹐彈奏。
1.所執持的心志。
2.勞神﹐費心料理;擔心。
3.小心。
1.道德修養。
1.操行和學問。
1.猶歃血。
1.依照一定式樣和姿勢演習。
2.指歌舞排練。
1.從事職業的活動。
2.志行﹐節操。
1.制服。
1.立意﹐用心。
1.見"操奇逐贏"。
1.見"操奇逐贏"。
1.即操左券。
1.操刀宰割。比喻施展才能。
1.謂張琴。
2.握持開張。
3.操縱﹐支配。
1.猶言操之過急。語出《公羊傳.莊公三十年》"﹝齊人伐山戎﹞﹐此齊侯也﹐其稱人何?貶。曷為貶?子司馬子曰'蓋以操之為已蹙矣!'"
1.處事過于激烈。
1.見"操之過急"。
1.猶任事。
2.操守。
1.操守。
1.控制。
1.駕駛船只。
1.拿著木杵打墻。筑﹐打墻用的木杵。指傅說為版筑之奴事。
1.掌握要領。
控制;支配操縱市場|遠距離操縱|為他人所操縱。
1.古代契約分左右兩片﹐雙方各執其一﹐作為憑據﹐左券由債權人收執﹐右券由債務人收執。但亦有相反之說。"操左券"比喻事成有把握。
1.勞動。
2.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術要求進行活動。
1.制作漆器碗﹑碟﹑盤等,先在胎骨上用生漆等物嵌縫,然后磨去灰漿,使之潔凈,方始髹漆,稱"糙漆"。參閱明陶宗儀《輟耕錄.髹器》。
2.形容粗黑。
即鰳”(1234頁)。
1.儕輩;同伙。
2.成群結伴。
1.曹家書倉。晉王嘉《拾遺記.后漢》載﹐曹曾書垂萬馀卷﹐"及世亂﹐家家焚廬﹐曾慮其先文湮沒﹐乃積石為倉以藏書﹐故謂曹氏為書倉。"后以"曹倉"泛指藏書的倉庫。
即魏武帝”。三國時政治家、軍事家和詩人。字孟德,小名阿瞞,譙縣(今安徽亳州)人。東漢末,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。公元196年迎獻帝都許(今河南許昌東),挾天子以令諸侯”,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。在官渡之戰中,打敗袁紹,基本統一北方。208年率軍南下,被孫(權)劉(備)聯軍擊敗于赤壁,退回北方。被封為魏王,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帝。他在北方實行屯田,興修水利,獎勵農耕,使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。又多次下令求賢。善寫詩歌,作品氣魄雄偉,慷慨悲涼。
1.唐人好以他名標榜官稱,尚書丞郎﹑郎中相呼為"曹長"。
1.即漢班昭。班彪之女班固﹑班超之妹。嫁曹世叔,早寡,屢受召入宮,為皇后及諸貴人教師,號曰"大家"。家,通"姑"。
1.猶朋黨。
1.見"曹洞宗"。
1.東漢時會稽郡上虞縣人。相傳其父五月五日迎神,溺死江中,尸骸流失。娥年十四,沿江哭號十七晝夜,投江而死。世傳為孝女。
1.眾人所厭惡。
1.諸曹的辦事人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