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詩的選集。(1)從個人詩作中選錄的集子。如清陳文述有《頤道堂詩選》。(2)從多人詩作中選錄的集子。如宋王安石的《唐百家詩選》﹔清陳吁的《宋十五家詩選》等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"可知道趙爺雖不曾中進士,外邊詩選上刻著他的詩幾十處,行遍天下,那個不曉得有個趙雪齋先生?"(3)別集性質的選本。如馮至的《杜甫詩選》﹔周汝昌的《范成大詩選》等。
1.語出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"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﹑厲兵﹑秣馬。"謂磨好刀槍,喂飽戰馬,準備戰斗。
1.勵節。
1.砥礪節操。勵,通"礪"。
1.振奮精神,盡力設法治好國家。
振作精神,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。
1.勉勵。
1.大聲。
1.勸世,勉勵世人。
1.勉力輔佐。
1.披露心腸。
1.竭誠陳述。
1.竭盡誠心。
1.謂竭盡忠誠。
1.瀝膽披肝。
1.見"瀝膽隳肝"。
1.瀝膽披肝。
1.剖露肝膽。謂竭誠盡忠。
1.瀝膽披肝。
1.水下滴。
2.象聲詞。
1.猶洗耳。
1.剛直不屈的樣子。
1.剛烈耿直。
1.壯志;大志。
1.壯烈。勇敢有氣節。
1.古代兵器。
1.亦作"捩柁"。亦作"捩柂"。
2.撥轉船舵。指行船。
1.謂手一動就把羹倒翻。喻動輒闖禍。
1.見"捩舵"。
1.左右側視;側目而視。
2.不順眼。
1.見"捩舵"。
1.掉轉;扭轉。
1.左右側視。
1.猶踐踏。亦謂行止不正之貌。
1.古代良馬名。
劃定范圍供人打獵的山林或草原。
1.帝王等出獵時所乘之車。
1.猶言刻意仿古。
1.形容行動迅疾。
1.以打獵為業的人家。
2.指獵人。
1.打獵時焚山驅獸之火。
2.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戰火。
1.謂行射禮時,矢不中靶,而從唱靶者護身具(乏)旁擦過。
2.由打獵而獲得。
3.求取。
1.相接貌。
1.指石鼓文。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。因內容為歌詠秦國君游獵情況,故也稱"獵碣"。
1.禁止獵捕動物的命令。
1.搜取精華。
1.謂無故向人索求酒食。
1.搜求有才智的人。
1.獵人。
美國故事片。環球影片公司1978年攝制。德里克沃·什伯恩編劇,邁克爾·西米諾導演,羅伯特·迪奈羅、克里斯托弗·沃爾肯主演。青年鋼鐵工人邁克爾、尼克和新婚的斯蒂芬被征入伍,開赴越南作戰。在一次戰斗中三人皆被俘,并被迫當作左輪手槍輪射的賭具。結果尼克中彈身亡,邁克和斯蒂芬雖死里逃生,但已造成極大精神創傷。
1.打獵人所乘的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