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古代祭祀時,尸所居的更衣帳。
1.謂寡婦不再嫁人。
1.守衛(wèi)都城。引申為保衛(wèi)國家。
2.掌管國政;治理國家。
1.守衛(wèi)抵御。
1.謂行協(xié)和之職。
1.謂安于暗昧,保持玄寂。語出《老子》"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。"河上公注"白以喻昭昭,黑以喻默默,人雖自知昭昭明白,當復守之以默默如暗昧無所見。"
皮亞杰提出的心理學名詞。物體從一種形態(tài)轉變?yōu)榱硪环N形態(tài)時,仍能認識物體的某些特征(如數(shù)、量、體積、重量等)是不變的。如一個泥球無論把它捏成薄餅狀還是搓成香腸形,它的泥量不變。皮亞杰認為兒童從六七歲起逐步獲得守恒概念。
1.州刺史的別稱。
1.守衛(wèi);看護。
2.等待。
1.看守保護。
1.守門。
2.指守門人。
1.謂婦女空有妻子的名份,卻無實際的夫妻生活。
1.謂安守本分。
1.謂賣貨者堅持原價不改變。
1.謂正職出缺,由他官暫時代理。
1.負責守衛(wèi)的將領。
1.守衛(wèi)邊境。
1.保持廉潔的操守。
1.保持耿介的品質。
1.保衛(wèi)疆界。
2.保持一定界限。
1.謂保全天年。
1.掌握法律。
1.固守經義或常法。
1.見"守精"。
1.凝聚的神采。
2.保持精氣。
1.守衛(wèi)邊境或境域。
1.保持清靜,無所企求。語出《老子》"致虛極,守靜篤。"河上公注"守清靜,行篤厚。"
1.拘泥于舊的看法或做法而不愿改變。
2.保持住原來的樣子。
3.戲曲術語。傳統(tǒng)戲曲舞臺裝置。過去傳統(tǒng)戲曲演出時所用的臺帳和作為背景使用的底幕。幕上繡有各種裝飾性圖案。
1.守衛(wèi)用的戰(zhàn)具。
1.守衛(wèi)關卡。
1.閉口不言。
2.把守關口。
1.安于貧困。
1.遵守禮教,奉行禮制。
1.守衛(wèi)關隘的官吏。
1.守衛(wèi)的隸卒。
1.所看守的賣貨場所。
1.見"守錢虜"。
1.警衛(wèi),巡邏;執(zhí)行警衛(wèi)﹑巡邏任務的人。
1.看守門戶。
2.看守門戶的人。
1.狗的別稱。
1.足球﹑水球﹑手球﹑冰球﹑曲棍球等有球門的球類運動中負責把守本方球門的運動員。
1.堅守盟約。
1.保持名位。
1.安于命運。
1.猶守黑。
2.猶言墨守成規(guī)。
1.謂保持玄寂。語出《老子》"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"漢河上公注"白以喻昭昭,黑以喻默默,人雖自知昭昭明白,當復守之以默默如暗昧無所見。"
1.《老子》"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;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不殆。"王弼注"母,本也;子,末也。"后道教以"守母"指把握道的根本。
1.指郡守州牧一類的地方長官。
1.耐心等待。
1.堅持忍耐。
1.守城;守衛(wè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