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鐵磁質磁化后,在撤去外磁場時所能保存的磁感應強度。軟鐵的剩磁最小,常用作電磁鐵或電磁繼電器的鐵芯。鐵鎳鈷合金、鐵氧體的剩磁最大,常用來制作人造永磁體。
1.又名《十二月帖》。晉王獻之尺牘,草書。原五行三十二字,后裁去二行,現三行二十二字。明董其昌刻入《戲鴻堂法帖》,所佚二行以《淳化閣帖》補入。此帖運筆爽利,如公箸畫灰,連續無端末。清代作為"三希"之一,刻入《三希堂法帖》。
1.區中,人世間。
2.中心區域。
3.指中原地區。
4.指心胸之中。
1.樂曲演奏到中段。
1.四通八達的大路。
1.謂中軍制定謀略。
2.指中軍。
3.指主將。
4.指主將的權勢。
5.中樞;司令部。 6.喻中等。
1.猶黃泉。指葬身之地。
2.王莽新朝貨幣名,重七銖。
1.三銓之一。唐代文官的選授由吏部尚書﹑侍郎分別主之。侍郎二人分別負責中銓和東銓,掌八品﹑九品官員的選授。
1.猶中斷。
1.中目。
1.宮殿的中門。
1.亦作"中裙"。亦作"中裠"。
2.內褲。
1.見"中帬"。
1.見"中帬"。
1.泛指中原地區。
1.內熱。
2.猶熱中。
3.內心激動。
1.中等的人;常人。
2.中等人家。
3.宦官。
4.宮女。
5.指有權勢的朝臣。 6.猶內人。 7.居間介紹或作證的人。 8.中國人。 9.借指中等酒。
1.中等年成。
1.隔日。
1894-1895年日本侵略朝鮮和中國的戰爭。因戰爭爆發于舊歷甲午年而得名。1894年7月,日本在朝鮮豐島海面突襲清軍運兵船,并進攻駐守牙山的清軍。8月,雙方正式宣戰,清軍在平壤戰役和黃海戰中受挫,日軍分陸海兩路進攻中國東北。次年2月,日軍攻占威海衛軍港,北洋艦隊覆滅。不久,遼東半島陷落。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對日本侵略軍進行了英勇的抗擊,但因清政府的腐敗而遭到失敗。最后清政府派李鴻章赴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《馬關條約》,使中國進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。
全稱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》。1972年9月29日在北京簽訂。兩國政府聲明中日兩國結束不正常狀態,實現邦交正?;蝗毡菊畬^去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表示深刻反??;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。中國政府重申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;為表示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,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。雙方都宣布,不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,并反對其他國家或集團建立這種霸權。聲明簽訂之日起,中日兩國即建立正式外交關系。
1.傳說中的古國名。
1.猶言預兆吉祥。
1.中散大夫的省稱。三國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,世以"中散"稱之。
1.中央之色,即黃色。
1.猶重本抑末。
法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派別。18世紀下半葉產生。主要代表為魁奈和杜爾哥。認為各個社會經濟部門中,農業是唯一的生產部門,它借助于自然的幫助,能夠創造純產品”,工業部門的勞動成果只能彌補原材料和勞動者生活資料的消耗。主張實行土地單一稅,實行自由放任”,特別強調谷物的自由貿易。
1.謂增添憤怒。
1.謂信守諾言。
1.重瓣的花。
1.比喻許多華麗的篇章。
1.指重型大炮,如榴彈炮﹑加農炮﹑高射炮等。
2.猛烈的炮火。
1.見"重茵"。
1.喻指生活富貴,位居高官。
1.謂謬誤重出。語本《文選.左思》"兼重悂以胣繆。"李善注"言既重其悂,而又累其繆也。"
1.形容說話重復﹑嚕蘇。
1.謂更加貧困。
1.厚禮延聘。
2.豐厚的聘禮。
1.謂二人共騎一馬。
1.謂事情遭受挫折后,再從頭做起。
1.重視義氣;崇尚氣節。
2.謂重視文章氣勢。
3.謂氣郁結阻塞。
1.同"重義輕生"。
1.同"重義輕生"。
1.重視義氣,慕求聲名。
1.指國家的寶器。
2.比喻天下,政權。
3.指重要的器物﹑財物。
4.猶大器。比喻能任大事的人。
5.猶重兵器。
1.謂不輕易遷居。
1.較重的錢。如漢承秦后,因八銖錢太重,更鑄莢錢,即所謂榆莢錢;呂后時,民患其太輕,復行八銖錢;文帝時,更鑄四銖錢。與榆莢錢﹑四銖錢相較,八銖錢謂之重錢。
1.多重壕溝。
1.強上加強。
1.指兩矛上懸綴雉羽的勾。一說指兩矛上用雉羽作的纓子。
1.婚姻之家復結婚姻,俗說親上加親。
2.祖父母與父母的并稱。
3.兵書上指多次重金收買對方人員,引為己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