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見"申敘"。
1.捐納出身的官吏。
1.死的婉辭。
1.同"舍本逐末"。
1.見"捐賓客"。
1.謂棄賓客而去。對居高位者死去的婉辭。
1.謂放棄殘暴和屠殺的行為。
1.形容飛奔﹐快跑。
某些機器或機械上專供踏腳的部件。
1.較矮的凳子。亦可踏腳。
1.腳掌的俗稱。
1.方言。屋里或屋外空馀的地方;建筑物內部的地面。
1.供人臨時歇腳的小客店。
1.腳踏舂杵的石碓。舊時舂米多用此物。
1.指踢球﹑踢毽子等的技巧。
1.腳錢。
①舊稱搬運工人。②舊稱趕著牲口供人雇用的人。
1.方言。腿。
1.形容步履傾斜。
1.方言。猶腳錢。
腳的后部◇立定~(站得穩,不動搖)。也作腳根。
1.高空作業時套在腳上的一種用具﹐可鉤住木桿﹐使兩腳交替上下。
1.見"腳骨拐"。
1.亦作"腳古拐"。
2.方言。即腳踝。
1.褲腿;褲管。
1.運輸中的損耗。
1.舊稱趕著牲口供人雇用的人。
2.舊時稱代人長途送貨送信的人。
1.摘剩下的較差的棉花。
2.紡織廠棉花等加工剩下的碎花。
一種用腳操槳的小木船。船體瘦長,底尖,乘客坐中段矮篷內。駕船者坐船尾,背靠尾部上翹部分,雙足共操一長槳,單手操一短槳作舵用,行駛輕快。主要流行于浙江和蘇南水鄉。
1.小腿與腳之間左右兩側的突起部分。
1.質量差的貨物。
腳印。
1.腳夫。
1.搬運費。
〈方〉(~兒)兩腿的力氣媽媽的眼睛不如從前了,可是~還很好。
1.小腿。
1.行商﹐往來販賣的商人。
①兩腿的力氣他一天能走八九十里,~很好。②舊稱搬運工人。③腳錢。④舊時給前來送禮的夫役的賞錢。
1.舊時擔任傳遞文書或遞運貨物的差役或民丁◇指搬運工人。
1.套在犯人手腳上的刑具。亦喻難以解脫的種種束縛。
冷天烘腳用的小銅爐,狀圓而稍扁,有提梁,蓋上有許多小孔,爐中燃燒炭墼、鋸末或礱糠。
1.方言。猶門路。
1.供人雇來搬運或乘坐的驢。
1.套在鞋上防滑的東西。多用草繩﹑麻繩等做成。
1.同"手忙腳亂"。
2.慌張不知所措。
同‘角門 ’。
1.配種的公牛。
洗腳用的盆。
1.比喻彼此不相上下或關系密切。
1.方言。猶腳錢。
1.盛熱水后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。又稱湯婆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