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向上級或上屬機關申述情由。
2.訴說。
3.法律名詞。訴訟當事人或其他有關公民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不服時,依法向法院或者檢察機關提出重新處理的要求。亦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政黨﹑社團成員對所受處分不服時,向原機關(組織)或上級機關(組織)提出自己的意見。
1.相傳帝堯階前所生的瑞草。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莢,至月半,積至十五莢。十六日起,日落一莢,月末而盡。小建則余一莢,萎而不落。見《竹書紀年》卷上。
2.指時序﹑光陰。
1.漢昭帝降生地鉤弋宮的門名。
1.古史傳說堯時天下太平,因以"堯年"比喻盛世。
2.相傳帝堯壽一百十六歲,因以"堯年"指長壽。
1.比喻盛世。
1.謂如堯舜之行。頌揚帝王的儀容舉止。
2.指堯舜的德政。比喻政局穩定而清明。
1.唐堯和虞舜的并稱。遠古部落聯盟的首領。古史傳說中的圣明君主。
1.《論語.泰伯》"巍巍乎,唯天為大,唯堯則之。"謂堯能法天而行教化◇因以"堯天"稱頌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。
1.比喻太平盛世。
1.謂圣君的心愿﹑抱負。
1.至高貌。
1.猶菜肴。
1.儲藏菜肴的倉庫。
1.菜肴糕餅。
1.肉類和果類食品。
1.混淆錯亂。
1.猶酒肴。
1.謂切肉為塊,升之于俎。
1.猶酒肴。
1.指菜蔬和糧食。
1.紛亂。
1.肉類食品。
1.各色菜肴。
凈肉經食鹽及硝酸鈉腌制后,再用鹽水煮熟,取出壓緊制成的特色肉制品。香濃味美。以江蘇鎮江所產最為著名。
1.飯菜。
1.各種葷素菜肴。
1.魚肉與菜蔬。
1.以魚﹑肉等做菜的酒席。
1.肉食。
1.美味的菜肴。
1.佳肴美酒。
1.肉食醇酒。
1.豐盛的飯菜。
2.指菜肴。
1.魚肉等比較豐盛的菜肴。
1.肉食。葅﹐同"菹"﹐肉醬。
1.盛菜肴的器皿。
1.即姚黃。
1.牡丹花的名種之一。
2.帝舜和黃帝的合稱。
3.紙名。
1.見"姚黃魏紫"。
1.牡丹花的兩個名貴品種。姚黃為千葉黃花,出于民姚氏家;魏紫為千葉肉爈出于魏相仁溥家。參閱宋歐陽修《洛陽牡丹記.花釋名》。
清代散文家。字姬傳、夢fd38#人稱惜抱先生,安徽桐城人。乾隆年間進士。官至刑部郎中◇主持各書院講席四十年。散文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,論文提倡義理、考證、文章三者合一。選編有《古文辭類纂》、《五七言今體詩鈔》。有《惜抱軒全集》。
1.指虞舜和夏禹。相傳舜為姚姓﹑禹為姒姓。
2.指《尚書》中的《虞書》﹑《夏書》。
1.姚崇和宋瓃的合稱。唐玄宗開元時相繼為相,舊史以開元之治二人之力為多,世稱姚宋。
1."姚黃魏紫"的省稱。亦泛指牡丹花。
浙江諸暨人。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曾任《解放日報》編委。1965年在江青的指使下發表《評新編歷史劇〈海瑞罷官〉》。文化大革命”中,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員、上海市革委會第一副主任、中共上海市委第二書記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,與江青、張春橋、王洪文結成四人幫”,陰謀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。1977年中共十屆三中全會決定,永遠開除其黨籍,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。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,剝奪政治權利五年。
1.美盛貌。
1.妖艷。
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。安徽貴池人。清華大學肄業。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同年參與領導一二九運動,任北平市學聯黨團書記。1938年參加冀東抗日武裝起義。曾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、冀熱遼區委宣傳部部長、晉察冀中央局秘書長。建國后,任商業部部長、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、國家計委主任、國務院副總理、中央書記處書記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。
1.輕浮放蕩。
1.猶輕佻。
1.遙遠。姚,通"遙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