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驅役,役使。
2.指服役。
①冬季。②冬季的氣侯;春行~(春天的氣侯像冬天)。
1.象聲詞。
1.見"冬小麥"。
某些動物對不利生活條件的一種適應。如蛙、龜、蛇、蝙蝠、刺猬等,冬季僵臥在洞里,血液循環和呼吸非常緩慢,神經活動幾乎完全停止。
1.指冬至。
1.冬季釀酒。
常綠 喬木,葉子長橢圓形,前端尖,花白色,雌雄異株,果實球形,紅色,種子和樹皮可入藥。
1.周代冬官為六卿之一,主管百工事務,后代因稱工部為冬卿。
2.南朝梁對光祿勛﹑大鴻臚和都水使者的通稱。
1.冬季穿的毛皮衣服。
1.草木冬季茂盛或開花。
1.語出《淮南子.精神訓》"知冬日之箑,夏日之裘,無用于己,則萬物之變為塵埃矣。"后因以"冬箑夏裘"比喻不合時宜。
1.漢王充《論衡.逢遇》"作無益之能,納無補之說,以夏進爐,以冬奏扇,為所不欲得之事,獻所不欲聞之語,其不遇禍幸矣,何福佑之有乎。"后因以"冬扇夏爐"比喻不合時宜。
英國故事片。鷹獅影片公司1968年攝制。詹·戈德曼編劇,安·哈維導演,彼·奧圖爾、凱塞琳·赫本主演。年邁的英王亨利二世不滿三個兒子互爭王位,私自出走,欲娶法王路易七世的女兒,另育王子繼承王位。三個兒子竭力反對,迫使亨利改變初衷。
1.冬季。
1.冬季的大事。古指冬祭﹑處決犯人等。
1.指古代天子或王侯在冬季圍獵。
冬季挖的毛竹的筍。生長在向陽而溫暖的地方,肉淺黃色,質嫩可食。
1.果名。桃的一種。
冬季。
長篇小說。李國文作。1981年發表。解放戰爭時期,石湖游擊隊指導員蘆花慘遭隱藏的敵人王緯宇的謀殺。三十年后蘆花的丈夫于而龍重返石湖地區,尋找知情人,終于揭開蘆花被害之謎,使已竊據工廠革委會主任的王緯宇的叛徒面目暴露。小說采用電影蒙太奇手法,交叉表現現實生活和歷史畫面,表現了革命不能忘記人民,春天永遠在人民心里”的主題。
1.謂冬天溫暖。
1.見"冬溫夏凊"。
1.亦訛作"冬溫夏清"。冬溫被使暖,夏扇席使涼。謂事親無微不至。語出《禮記.曲禮上》"凡為人子之禮,冬溫而夏凊;昏定而晨省。"
2.冬暖夏涼。
中醫稱冬季流行的瘟病。
1.游牧地區嚴冬為畜群所選防寒避風的地方。
1.冬閑。
1.邊防用糧。
1.指遼東。遼東屬邊地,故稱。
1.亦作"邊橑"。
2.喻細微之事。
1.猶邊才。
1.見"邊廩"。
1.用以保衛邊疆的禁令﹑紀律。
2.邊地縣份的縣令。
1.邊地的墳丘。
2.邊地的丘壟。
1.指邊關的城樓。
1.見"邊爐"。
即火鍋、暖鍋打邊爐|邊爐蜆子羹。
1.與敵人相鄰近。
2.邊寇;邊敵。
1.猶邊軍。
1.猶邊憂。
1.見"邊略"。
1.守邊御敵的觀點主張。
2.有關邊事的討論研究。
1.五代邊鎬的諢名。參見"邊和尚"。
1.邊地村落。泛指邊境地區。
1.車駕兩側的馬。
2.邊地的馬。
3.捻軍中的先鋒或偵察部隊。捻軍后期,全部成為騎兵,出軍前,先派出數百人的精銳馬隊,在前偵察,一旦發現敵人大隊,立即向主力部隊報告,如遇小股敵人,即加以殲滅。
1.指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。
邊境貿易近幾年,這個地區的~發展很快。
旁門。
1.亦作"邊甿"。亦作"邊萌"。
2.即邊民。
1.見"邊氓"。
1.見"邊氓"。